中市「靜城專案」績效受質疑 陳俞融建議增設科技執法設備

中市「靜城專案」績效受質疑 陳俞融建議增設科技執法設備

《圖說》市議員陳俞融認為環保局取締炸街車採用聯合稽查方式成效有限,建議多設科技執法設備。


【民眾網諸葛志一台中報導】台中市取締噪音車「靜城專案」已有一段時間,但是炸街車擾民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市議員陳俞融關切民眾居住安寧嚴重受到干擾的問題,13日在議會業務質詢時指出,台中市的標準型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數量六都墊底,執法量能不足,難怪台中市民一直為噪音車輛所苦。



陳俞融指出,台中市近一個月來多達1612件環境公害檢舉案件,包括空汙、噪音,顯示民眾對於炸街車所產生排氣管噪音危害,根本無法容忍,環保局雖宣示取締噪音車執法力道再強化,也添購科技執法設備,但實際成效與六都比較實在太差也太少,



陳俞融提到,根據六都標準型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現況顯示,可以主動告發噪音車輛的固定式及移動式聲音照相執法設備,新北市有36組最多,再來是桃園市27組,第三名為台北市23組,第四名為台南市19組,第五名為高雄市16組,最後一名墊底則是台中市11組,難怪台中市民一直為噪音車輛所苦,因為市府執法量能根本不夠。



環保局長陳宏益答覆說,環保局目前已經向中央爭取補助購置50組移動式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且台中市噪音執法強度越來越高,光去年噪音車輛裁罰金額已達525萬,另也正在研擬建置噪音地圖創新作為,確認噪音熱點區域,以利後續執法,也認同議員所提,將會以大幅增加標準型聲音執法設備為目標,保障市民居住安寧。



陳俞融認為,環警監聯合稽查勞師動眾,但是效果有限,時間場所都要配合環保局、警察局、監理站各機關出人出力,112年也才開罰395件不合格噪音車,相較於聲音照相科技執法,112年共查獲327起違規案件,共計裁罰約93萬餘元,成效差不多,人力卻更節省,因此重點環保局還是要認清最有效的取締方式,就是增加隨時可取締的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才能嚇阻噪音車輛,保障民眾生活安寧。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