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滑手機「害你睡不好」? 加拿大研究團隊認為:沒你想像的嚴重

[周刊王CTWANT] 對於「睡前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會影響睡眠品質」一事,幾乎可說是近代各界的共識。不過近期一份由加拿大研究團隊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報告指出,睡前滑手機對睡眠的影響,可能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嚴重。
這項名為「睡前螢幕使用與成人睡眠健康之間的複雜關聯」(The complex association between bedtime screen use and adult sleep health)的研究,由加拿大研究團隊主導,收集了1342名成年加拿大國民的數據進行分析,採樣經2021年該國人口普查加權,確保在包括地理、性別、年齡及種族等各方面具有代表性。
報告指出,研究人員依照「睡前1小時」的手機使用頻率,將受訪者分為3組,分別為:每週少於1次的「輕度使用者」、每週有1~4次滑手機行為的「中度使用者」,以及每週至少有5天要滑手機才能入睡的「重度使用者」,並納入生理性別、年齡與收入等因素進行分析。
報告指出,所謂的「健康睡眠」是一種複雜的概念,研究團隊將其分為6大面向:規律性(regularity)、滿意度(satisfaction)、警覺性(alertness)、作息時間(timing)、效率(efficiency)以及持續時間(duration)。
然而調查數據顯示,每週至少在睡前滑手機5天的「重度使用者」,與每週少於1次的「輕度使用者」在以上6項指標中的整體表現最佳,反而是「中度使用者」在指標綜合表現上結果最差,顯示睡前滑手機的次數與睡眠品質之間「沒有線性關係」。不過研究團隊同時也指出,「性別」是這項分析中的關鍵調節因素,在男性受訪身上,睡前1小時使用手機的頻率確實展現出負面影響,但女性受訪者就無法表現出顯著差異。
研究團隊同時指出,此前的研究認為,3C產品螢幕散發出的藍光,會影響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睡眠時間。然而這項說法也受到了挑戰,因為比起兒童,成年人對螢幕藍光表現出了明顯的耐受性,有部分受訪者因為透過睡前瀏覽社群媒體緩解壓力,反而表現出較好的睡眠品質。
這項研究挑戰了「睡前使用3C產品必定會影響睡眠品質」的刻板印象,而隨著數位時代來臨,理解其中複雜的因果關聯有助制定公衛政策,促進成人的睡眠健康。研究團隊也呼籲更多國家的研究人員加入,以此進行跨國比較,深化成人睡眠與科技行為的科學認知。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健康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