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幾度才要戴眼鏡?醫給答案 這3情況度數有機會變回來
近視是一種很常見的視力問題,主要是因為眼球太長或角膜彎曲度過大,造成光線聚焦在視網膜的前方,而不是正好落在視網膜上。這時候看遠處的東西就會變得模糊,需要戴眼鏡或隱形眼鏡來矯正,讓光線能夠正確地聚焦在視網膜上,才能看得清楚。
近視度數有可能下降嗎?
眼科粘靖旻院長表示,近視度數確實有可能下降,但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且通常與特定條件和年齡階段有關。一是年輕人的假性近視得到及時治療,二是年長者因為白內障造成水晶體變化。年輕人如果及早發現是假性近視,透過正確的治療和用眼習慣調整,視力是有機會改善的。而年長者則是因為生理變化,可能會有度數改變的情況。
.假性近視改善期:年輕人如果及時發現假性近視,經過3至6個月的用眼習慣調整和治療,視力確實有機會改善,度數也會跟著下降。
.年齡相關變化:40歲以後的人,可能因為老花開始發展,造成近視度數看似下降。這並非真實的視力改善,而是正常的生理變化。
.白內障影響:年長者若出現白內障,可能會有近視度數改變的情況。這時建議尋求眼科醫師診斷,評估是否需要進行治療。
近視幾度要戴眼鏡?
粘靖旻強調,一般來說,當近視度數超過100度,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學習時,就建議考慮配戴眼鏡。不過,有些人75度就會感覺不舒服,有些人150度還能忍受,因此當視力影響到開車、上課、工作,或是常常覺得頭痛、眼睛疲勞時,就最好去做詳細的視力檢查,評估是否需要配戴眼鏡。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散光、近視怎麼分? 眼科醫揭「4個差別」:這1種是天生的
·看電視要離三公尺才能避免近視?醫答案超意外 坐得近不見得不好
- 記者:常春月刊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