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青春痘禁忌 懷孕女性口服 A 酸恐致胎兒畸形



青春痘是常見的皮膚問題,春夏交替時,溫度和濕度變化易加重不適,透過正確的藥品治療和適當保養,青春痘是可有效控制,食藥署也提醒,清楚了解各種痘痘外用及口服藥的成分及效果,不只可以恢復皮膚健康,也能讓消費者避免買到昂貴卻不適合自己的產品。

青春痘「外用」藥品 主要功能為減少皮脂分泌、促進角質代謝

食藥署宣導,治療青春痘的藥品可分為外用藥與口服藥,應根據青春痘的嚴重程度、膚質與個人需求來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其中,外用藥可以減少皮脂分泌、促進角質代謝,或對抗引發青春痘的細菌。常見的外用藥類型包括:

1.過氧化苯 (Benzoyl Peroxide):具有抗菌作用,減少痤瘡桿菌,並溶解角質,適用於輕度青春痘。使用時應注意避免過量,因可能引起乾燥與刺激感。

2.外用抗生素 (例如克林黴素 Clindamycin、紅黴素 Erythromycin):對發炎性青春痘有抗菌與抗發炎作用,長期使用可能產生抗藥性。

3.外用 A 酸 (例如 Tretinoin、Isotretinoin、Adapalene):讓角質細胞生長正常,減少過度角化,抗發炎作用。但刺激性可能較強,需搭配保濕與防曬措施。

4.外用杜鵑花酸 (Azelaic Acid):作用類似 A 酸,幫助改善青春痘情況。

重度囊腫型、大範圍發炎型青春痘 建議使用「口服藥」治療

當外用藥效果有限,或青春痘較為嚴重 (例如囊腫型青春痘、大範圍發炎),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口服藥來改善病情。常見的口服藥包括:

  • 口服抗生素 (例如四環黴素類 Tetracycline、Doxycycline):具抗菌與抗發炎作用,抑制痤瘡桿菌生長。使用期間應避免過度陽光曝曬,以防止光敏感反應。
  • 口服 A 酸 (Isotretinoin):針對重度囊腫型青春痘,能有效降低皮脂分泌、減少發炎並抑制粉刺生成。使用時可能引起口乾、皮膚脫皮,甚至影響肝功能,女性需避免懷孕,因可能導致胎兒畸形,必須在醫師嚴格監督下使用。
  • 口服賀爾蒙藥品 (適用於女性):可調節體內荷爾蒙,減少雄性激素對皮脂腺的影響,從而減少皮脂分泌,適用於因內分泌失調引起的青春痘。
  • 食藥署強調,青春痘問題可大可小,若處理不當,可能會留下永久性色素沉澱或疤痕。為能保持「好臉色」,除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正確的清潔保養之外,也應確認自身青春痘狀況,對於用藥有疑問,多諮詢醫師或藥師,讓專業幫助擺脫青春痘困擾。另外應避免迷信偏方,也切記不要透過網路平台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如此才能更安心有效地對抗青春痘。

    文/劉一璇、圖/艾蜜莉

    延伸閱讀:

    長痘痘要看皮膚科還是新陳代謝科?輕微、嚴重青春痘治療方式大不同!痘痘肌日常保養也要學起來

    青春痘不只會發生在青春期!6招搭配治療避免臉上留疤

    認識青春痘救星「口服 A 酸」!一次看懂治療作用、使用注意事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