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生育,凍卵補助再加碼!周宗翰中醫師:5要訣「養卵」,增強卵巢功能

根據統計,台灣每7對夫婦就有1對有不孕症的困擾。為了提升受孕率,除了藉由西醫試管嬰兒療程,還可以結合中醫「養卵」的秘訣,提高卵子功能,增加受孕機會。唯有透過養卵產生質量好的卵子, 也能利用好孕補助,提早進行凍卵,未來培育出優質的胚胎,成功產下健康的寶寶。



不孕症會影響生育,導致懷孕困難或無法懷孕。而提早凍卵以備不時之需,有利未來生育。有鑑於台灣生育率逐年遞延,少子化衝擊,加上高齡產婦比率攀升,導致「生不如死」的情況加劇,為了打造友善的孕育環境,新北市府力推「好孕補助三連發」,自今年7月1日正式上路!不但有全國首創「解凍卵」補助3萬,凍卵、凍精也都能申請補助,對於新生兒,也提供母嬰全方位照護,希望能催生出更多新生兒寶寶。

為協助因癌症或治療影響生育能力的女性,新北市將醫療性凍卵補助金額從原本3萬元一舉提高至7萬元,其中包含6萬元凍卵費用與1萬元保存費,補助金額成為全國最高。這項政策有助於罹癌女性保留生育機會,增加未來生子的選擇權。

凍卵以備不時之需,有利未來生育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臨床上常碰到婦癌患者或是甲狀腺癌準備接受放射線療法前,都會建議婦女先做一件事情,就是凍卵以便不時之需,保留優質的卵子質量,儲備未來使用,也有利於女性未來生育。卵子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它能否與精子成功結合。如果卵子質量不好,那麼即使有精子到來,也可能無法順利受精。即使卵子成功受精,卵子的質量也會影響胚胎的發育。

質量好的卵子能提供一個理想的環境,幫助胚胎健康成長。相反,如果卵子質量不佳,胚胎可能無法正常發育,這樣就增加了流產的風險。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的卵子染色體異常的機會也會增加。這些染色體問題可能導致不孕或流產,而高質量的卵子通常會有正常的染色體結構,這樣就能減少遺傳問題的風險,所以在晚婚的現代,凍卵有其必要性。



質量好的卵子能提供一個理想的環境,幫助胚胎健康成長。

中醫5秘訣增強卵巢功能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中醫增強卵子功能主要通過調理體質、平衡內分泌和促進氣血循環來達到目的。中醫認為腎是生殖的根本,腎虛往往會導致卵子質量下降。

秘訣一:補腎補氣藥膳,增強卵巢功能

因此,補腎是增強卵子質量的重要步驟,常用的中藥如菟絲子、淫羊藿、巴戟天等,這些藥材有助於補充腎氣和增強卵巢功能。

秘訣二:針灸療法刺激經絡、改善骨盆腔循環

而針灸療法也是中醫的一個重要手段,針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經絡和腧穴,頭皮針與耳針改善骨盆腔循環,促進卵巢的健康。

秘訣三:有氧+緩和運動,促進氣血流通

周宗翰中醫師建議,凍卵前可多從事能活動到「骨盆腔周圍肌肉」的運動,最簡單的是跑步,也可以選擇像有氧操,或需要大跨步跑動的球類運動、舞蹈、游泳等,這些都能有效促進骨盆腔的血液循環。

除了較激烈的有氧運動之外,周宗翰中醫師也建議,搭配能幫助放鬆肌肉與筋膜的緩和運動,例如瑜珈、養生操等,這類運動不但能促進氣血流通,還能幫助調節情緒,間接提高受孕機會。



凍卵前可多從事能活動到「骨盆腔周圍肌肉」的運動,最簡單的是跑步,也可以選擇像有氧操,或需要大跨步跑動的球類運動、舞蹈、游泳等,這些都能有效促進骨盆腔的血液循環。

秘訣四:排出體內熱氣,減少溫補類食物

隨著氣溫上升,體溫自然也偏高,這時要適度減少溫補類食物的攝取,例如麻油雞、燒酒雞、十全大補雞湯等。如果本身是虛寒體質,可以考慮減少食用量,或將濃度稀釋,以符合身體可吸收及代謝的範圍來溫補。\

此外,隨著天氣氣溫升高,體內肝氣也會往外竄升,因此在持續建立溫性體質的同時,也要注意將多餘熱氣適度排出。需要特別留意的是,體溫高不等於身體暖,身體感到「熱」,不代表處於健康的溫性狀態。

周宗翰中醫師指出,臨床上常見患者出現「慢性發炎」的體質表現,這不只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也經常伴隨婦科相關問題,例如盆腔發炎。這類發炎反應不僅可能影響精卵結合,還會造成輸卵管發炎或阻塞,進而降低受孕機率。

秘訣五:吃蔬果抗氧化,有助卵巢功能

並且建議多攝取如藍莓、草莓、櫻桃以及深色蔬菜如菠菜、甘藍、胡蘿蔔等抗氧化劑,有助於養卵,對於卵巢功能和荷爾蒙平衡也有幫助。

好康「金」來領!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掃碼就送500元購物金或等值商品!>>>



【延伸閱讀】



春季新陳代謝活躍,是轉骨好時機!康涵菁中醫師:針灸4大穴位促進生長



過度氧化易老化,「這些」疾病跟著來!簡鈺樺營養師:吃5大抗氧化營養素養出好體質



多巴胺不只讓人快樂、助眠,還能減重!吳悦慈營養師:6大類多巴胺食物助減重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3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