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廚師帶你品嚐芳苑潮間帶好味道!《尋潮・拾潮》43道料理,支持永續行動
位於彰化芳苑有一片寬約5公里的潮間帶,是台灣目前僅存最大型泥黏質灘地,也是數百萬隻招潮蟹與候鳥南北遷徙的重要棲地。生態廚師團體多年來持續介入關心,並大量採購當地農漁民生產的優質食材製作料理,希望透過這樣的採購,能夠讓在地友善土地的優質農漁民得到支持,進而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家園。
台灣「生態廚師」是一群認同並致力於推廣永續飲食文化理念的廚師,他們優先選擇友善土地和生態的食材,不僅以專業展示廚藝和食物的美味,更注重食材的來源和對環境的影響。
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主辦,華科好樣文化藝術基金會長期支持的「台灣生態飲食設計中心」,協力策劃《尋潮・拾潮》彰化潮間帶永續飲食特展,日前於台北松山火車站3樓的蔦屋書店展出。現場由30位生態廚師,合力設計海茄苳巧克力、海茄苳冰淇淋、芳苑花生黑豚咖哩、海洋與風琥珀糖等43道料理,用食物訴說彰化芳苑潮間帶的美麗與哀愁,並希望政府儘速將此地劃定為國家級濕地加以保護。
台灣生態飲食中心發起人吳秀娟老師表示,這次《尋潮・拾潮》展覽,主要依循「尋、巡、旬、循」四大主題,從「海上蚵田」出發,引領參與者穿越「潮間地景」、「海岸漁村」與「內陸農村」,以芳苑的自然生態與人文產業為脈絡,構築一條由海而陸、從過去走向未來的永續行動路徑,讓大家看見這塊土地的美好與重要性。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代表以及芳苑鄉林保玲鄉長蒞臨指導,並頒發「友善潮間帶標章」給支持潮間帶永續的生態廚師,鼓勵更多廚師、企業與消費者共同響應永續行動,希望彰化芳苑潮間帶的美麗不要消失。
生態廚師為《尋潮・拾潮》展導覽解說,照片主題「尋」呈現「海上蚵田」職人在泥灘上堅守芳苑百年的養蚵文化以及代表物產「珍珠蚵」。(圖片提供/華科好樣文化藝術基金會)
生態廚師們利用當地食材設計的料理與商品,可以在「幸福島嶼:生態飲食之包山包海」找得到,並且將提撥銷部份售額作為兒童永續教育基金,以實際行動支持地方生產者與環境永續。
手刀快來點!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香港腳與灰指甲如「難兄難弟」!賴睿昕中醫師:夏天防「黴」,4要訣遠離香港腳
蔡依林減重三餐食譜曝光!美女營養師點讚:解析天后6大瘦身心法
皮膚敏感又乾燥!要補水還是鎖水?宋奉宜醫師:皮膚乾燥3大元凶,中了幾個?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968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 記者:華人健康網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