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神父拍宗教紀錄片 驚豔台灣信仰自由與宗教融合

義大利神父拍宗教紀錄片 驚豔台灣信仰自由與宗教融合
來自天主教聖方濟沙勿略修會羅馬修會的羅西尼神父(Fr. Pietro Rossini)與迦百列神父(Fr. Arroyo Salcido Hector Gabriel),來台灣拍攝宗教紀錄片,對台灣宗教自由的現況與信仰文化的多元融合深表讚歎,肯定台灣創造了宗教和諧共存的典範。

神父們於4月8、9日到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與貢寮區的靈鷲山,由在台耕耘逾30年的王敬仁神父(Fr. Edi Foschuatto)、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國際事務部專員全程陪同,進行2天1夜的拍攝與訪談,還住在聖山寺一晚,體驗寺院生活,希望透過影片,讓世界看見台灣在宗教交流上的豐富樣貌與和平價值。

跨國推動拍攝計畫宗教交流成主軸

羅西尼神父為聖方濟沙勿略修會羅馬總會多媒體節目負責人,他指出,這項宗教交流系列紀錄片拍攝,已走訪佛教為主的泰國、穆斯林社會的摩洛哥等地,台灣是系列裡的一集。影片將以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與西班牙語等4語版本推出,發佈於修會網站,將觸及全球25國、超過300個修會據點。

「我們早就聽說台灣的宗教多樣又和諧,這次來到台灣,真正理解宗教如何深植人心,並自然融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羅西尼神父觀察到,台灣民眾對待信仰的態度既虔誠又寬容,不論宗教背景如何,人們皆能自在表達信仰理念,毫無壓力與歧視,這在全球實屬難得。

世界宗教博物館 感動神父心靈

神父們藉由世界宗教博物館拍攝,呈現台灣在宗教交流上得天獨厚的優勢;羅西尼神父說,來台灣之前對台灣認識很少,驚歎世界宗教博物館是一座寶藏,完全超出他的想像和預期;在館內看到一整面捐贈者手印牆時,人們的捐贈善念讓他感動,他認為這不只是一個人的心意,而是很多人的願望。在靈鷲山上,他感受到台灣的美與善,一切都與博物館緊密結合,渴望世界有更多這類啟發和平與尊重的靈性場域,相信世界會更祥和。

王敬仁神父分享,一般參訪博物館就是觀賞美麗的藝術文物,但世界宗教博物館不只是展覽空間,更是一處有生命、有活力的場館,可以走進去享受、參與、與融入,包括:朝聖步道水幕牆、世界展示大廳入口處的掌印祝福牆、及涵蓋生命歷程的生命之旅廳,皆具靈性穿透力,將觀者引導至內在省思,令人深受啟發。

靈鷲山朝聖之旅 體悟心靈和平

神父們深受博物館多元宗教文化、生命歷程探索及哲學省思的方式所感動,對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相當好奇,想要進一步溯源,了解博物館創建理念、由來,有了上山訪問的想法。剛好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宗教交談委員會執行秘書林之鼎神父帶領5位天主教台灣總修院的哲學班修士上山參訪,他們也用影像記錄了這一趟宗教共好的交流。

迦百列神父表示,在靈鷲山感受到山上的建造不容易,他透過影片、訪談與實地走訪,了解心道法師童年經歷戰亂與苦難的生命歷程,以閉關、斷食等修行尋得智慧,幫助芸芸眾生找到離苦的方法來,並面對各種生命難題,引導人們走向內心和平,對其持續推動和平理念的堅持深感敬佩。讓他想起在博物館朝聖步道牆柱上看到的「在出生之前,我是誰?」、「我們為什麼懼怕死亡?」等生命大哉問,這正與他的神學思索相互呼應。

宗教無分彼此跨越信仰的記錄之旅

兩位神父深刻感受台灣的人情溫暖,非常喜歡靈鷲山背山面海、靈氣充盈的磁場,有位年輕神父還開玩笑說,如果有機會來台灣服務,希望有上山「僻靜」的機緣。

這趟台灣行,對神父而言,不只是一次拍攝任務,更是一場跨宗教、跨文化的心靈對話。透過紀錄片,他們期盼向全球傳遞宗教的本質是連結,是和平,是愛的展現,而台灣正以包容與智慧,實踐這份真理。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