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第二屆「創新創意提案實踐競賽」精彩落幕 從想法到行動,青年實踐創新能量!

東華大學第二屆「創新創意提案實踐競賽」精彩落幕 從想法到行動,青年實踐創新能量!
由研華文教基金會支持、國立東華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規劃執行的第二屆「創新創意提案實踐競賽-用創意行動讓夢想實踐」,已於近期精彩落幕。本屆競賽延續首屆的實踐精神,進一步將提案類別劃分為「社會實踐組」與「創新創業組」,鼓勵學生依照自身興趣與目標,選擇最適合的實踐方向。

同時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之東華大學副校長張文彥表示,今年看見更多學生主動投入社會實踐,展現出東華學子的能量與責任感。非常感謝研華長期支持學生探索與試錯的機會,讓創意得以落地發芽。

評審團對參賽團隊的創意與執行力也給予高度肯定。研華股份有限公司劉蔚志協理指出:「第二屆學生的跨域合作表現更加成熟,這也是我們支持這項實踐競賽所期望看到的成果。透過這樣的平台,在東部能更深化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的力量,持續累積珍貴的經驗。」研華文教基金會王濬馨專案經理則提到:「本屆團隊提案內容豐富有趣,從成果評選過程中能清楚看見學生在探索與實踐上的創意火花。」

本競賽以「問題發現與實踐解決」為核心,重視的不僅是成果,更強調實踐過程中滾動式的修正、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平衡與調整。創新育成中心經理吳其璁表示,我們鼓勵學生勇於嘗試,即便失敗也無妨,關鍵是能從中學習、找出問題並修正改進。

經過激烈的評選後,共有8組社會實踐組與4組創新創業組脫穎而出,獲得最高新臺幣3.5萬元的實作金。各團隊在約3個月時間內,運用資源積極實踐提案,並於成果發表會中呈現其努力與成果,爭取3萬元的金獎獎勵金。

社會實踐組金獎為「歡銀光臨」(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藝術與設計學系),團隊觀察外來種銀合歡在臺灣環境中的蔓延與生態威脅,透過創新思維重新定義問題,以銀合歡為起點,推廣結合生態保育與教育精神的課程,讓被視為負擔的樹種轉化為永續學習的教材,並開創新的市場機會。透過提案實踐競賽,這項行動不僅能致力於控制外來種擴散,更開啟關於環境意識及社會教育串連的更多想像與對話,團隊希望:「給一棵被討厭的樹,一個重新被喜歡的機會」。

創新創業組金獎為「前淨未來」(光電工程系、英美語文學系),團隊以創新科技結合永續農業,重新詮釋魚菜共生的可能性,藉由ESP32微控制器導入物聯網技術,期望逐步解決傳統魚菜共生系統在水質管理與人力維護上的難題,以可即時監控、自動換水、遠端操作的全新系統為目標,降低養殖門檻,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永續食農實踐。「前淨未來」團隊目標在:「用技術推動綠色未來,讓更多人能輕鬆在家享受自然與科技的療癒過程,使創新真正『淨』化我們的生活環境」。

未來,東華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將持續陪伴有志於創新創業或社會實踐的學生團隊,一起前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