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府落實追蹤永續成效 邱臣遠代理市長:提升城市韌性 朝安居科技城邁進

竹市府落實追蹤永續成效 邱臣遠代理市長:提升城市韌性 朝安居科技城邁進
新竹市政府今(28)日召開「新竹市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第二次會議」,由代理市長邱臣遠主持,邀集專家學者及市府各局處代表共同檢視竹市氣候行動及永續發展進度。他說,此次會議聚焦三大議題,包括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113年度成果報告(初稿)、第三版自願檢視報告(初稿)114年1至6月指標達成情形、ESG媒合平台執行進度追蹤,藉由半年一次會議檢討,持續檢視施政進展,展現守護市民生活品質的決心。

邱代理市長表示,在全球淨零及永續發展浪潮下,市府力行各項氣候施政及淨零綠生活,例如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執行方案」,在兼顧能源、產業、民生等面向擬具、落實各項溫室氣體減量措施。依據統計資料,新竹市112年全市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基準年(民國94年)已減量10%,提前2年達成國家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展現地方氣候治理亮眼成績。透過今日會議討論,追蹤永續成效,汲取委員專業建議,讓市府團隊未來能夠更具體、有效率地推動各項政策,提升城市韌性。

邱代理市長強調,因應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市長高虹安112年成立「新竹市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整合跨局處資源、綜整推行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相應事務,迄今已訂定「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等政策工具,並發布兩版「自願檢視報告」。今(114)年將對外公開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113年度成果報告,以及推出第三版自願檢視報告,內容涵蓋產官學合作成果、運用智慧科技施政之亮點專章,並橫跨17項永續發展目標,訂定84項指標,建立具體施政方向的永續藍圖。

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辦公室執行秘書林正光參議說明,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共制定116項調適工作項目,並已展現多項亮點成果。例如完成和平路雨水下水道與竹光路排水改善工程,增進區域防洪能力;頭前溪與客雅溪流域設置4處自動連續水質監測站,追蹤城市水資源使用情況;攜手企業持續推動「植樹薪傳計畫」,今年預計於新竹漁港沙灘北堤再擴大種植約3,000棵樹木,進一步落實城市綠化與海岸防護;針對婦女、兒少等脆弱族群,辦理2場次因應氣候變遷教育訓練課程,建構調適能力等,以具體行動提升城市韌性,更展現本市在氣候變遷調適上的前瞻作為與務實成果。

林參議補充,永續發展方面落實SDG17多元夥伴關係,自112年全國首創ESG媒合平台,迄今已超過50家次合作單位,如媒合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投入資源,改善本市富禮國中校園老舊設備及提升教育環境。未來持續凝聚更多在地合作力量,攜手實踐永續議題,逐步提高環境品質,並穩健邁向「韌性城市」與「宜居永續」之目標。

環保局指出,因應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不是短期計畫,而是一場需要全員投入的長期行動。市府將持續透過推動會平台,凝聚委員專業建言與各局處執行力,與產業、社區、市民攜手合作,讓新竹市在地方治理上持續領先,邁向「安居科技城、幸福真永遠」目標。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