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從1到N的AI路線圖 勤業眾信:AI始於營運流程賦予數據價值

製造業從1到N的AI路線圖勤業眾信:AI始於營運流程賦予數據價值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日前參加由台灣戴爾科技集團主辦之「2025 Dell Technologies Forum」,邀請勤業眾信能源、資源與工業產業負責人溫紹群參加智慧製造座談,會中與台灣戴爾科技集團技術副總經理李百飛、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政傑、臻鼎科技控股股份公司總經理暨國立清華大學清華講座教授簡禎富,以及現場近1,500位與會貴賓,齊力交流AI驅動製造業智慧化轉型之關鍵趨勢。
AI始於營運流程賦予數據價值
勤業眾信能源、資源與工業產業負責人溫紹群表示,不同生命週期的製造業AI 藍圖各有特性,而高階主管對 AI 與營運關係的認知,決定企業能否掌握彎道超車的機會。AI 的發展方向必須緊扣經營方針與業務流程,深根在生產與管理;其中,生產線與經營管理的流程與數據整合議題,更是製造業升級的重要元素。因此,清晰盤點生產與營運流程,是製造業讓將AI 轉化為實際效益的關鍵基礎;若 AI 與營運脫節,將難以在實務場景中從數據賦能價值。
其中,需求預測、產銷協調、銷售預測是製造業重要價值鏈場景,當前地緣政治與國際經貿變化加劇,重塑製造業供應鏈格局,海外供應商管理更顯複雜且具高變動性, AI應用部署在製造業生產排程與市場波動應對上,更具重要角色。這些營運流程皆產生大量數據,唯有善用AI即時處理與整合能力,企業方能快速調整供需、維持彈性與敏捷因應市場變化。
數據治理驅動AI落地
溫紹群表示,製造業成功釋放AI價值的核心在流程與數據,企業的數據治理策略取決於業務流程清晰度與數據整合平台。在製造業清晰盤點生產與業務流程需求後,高品質數據才能為AI提供精確資料,進而產出貼近營運需求且低延遲的分析成果,以強化決策洞察。企業的數據治理牽動跨部門協作,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須以數據分析平台串聯採購、產銷、物流與倉儲,建立完整決策體系。透過「One Platform、One Architecture、One MDM(Master Data Management)」,確立數據基礎、系統整合性與數據一致性,將成為製造業實現AI藍圖的重要分界。
企業數據治理涵蓋雲地策略,製造業價值鏈橫跨研發、生產與營運,資料屬性各異,存放方式、流動規範、安全與資料機敏程度需求皆不同。尤其研發與生產部門須優先保護安全與機敏資料,因此企業須依據數據機敏性、合規與業務需求,規劃雲端與地端配置,完善數據治理路線圖。
四大面向勾勒企業從1到N的AI轉型路徑
溫紹群表示,製造業推動AI規模化是從1到N的過程,須從四大面向打造轉型基礎,包含:商業考量、技術選擇、資安與機敏資料保護、組織變革思維。在「商業考量」層面, AI助企業極大化營運效益,從營運現場人員至高階管理層,建構不同需求的Agentic AI,支持多層次的決策,流程銜接將影響轉型進程;在「技術性選擇」上,企業須抉擇先導入平台或模型,其將影響投資型態與成本效益規模;針對「資安與機敏資料保護」,不同規模或產業須因應合規要求;「組織變革思維」上,人機協作與跨部門數據協調將重塑流程,提升 AI 在業務場景的可驗證性。
企業推動AI時面對複雜的權衡,溫紹群建議,優先聚焦「高頻、量大、具決策價值」的數據,從營運流程界定核心問題、建構AI應用場景,藉由試點計畫實現短期ROI,進而評估規模化可行性與長期效益。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26 09:55:54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