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打針 鼻噴流感疫苗、發炎微量採血新選擇
走進醫院、看到針頭就瑟瑟發抖,是很多人的童年噩夢,鼻噴式流感疫苗與發炎白血球微量採血等技術應運而生,減輕兒童就醫壓力,也讓家長不需忙著追著哄著怕打針的孩子。
秋冬季節到來,病毒與細菌感染風險升高,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今年流感疫情提前於9月升溫,政府提供6個月至學齡前幼童接種公費疫苗,以降低重症與併發症的風險。
但診間不時會看到家長和大哭的孩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推動兒童友善醫療,引進鼻噴式流感疫苗,北醫兒科部主任張璽今天在記者會分享,這項技術能無針接種流感疫苗,適用對象為2歲至17歲,須經醫師評估。
張璽會後補充說明,鼻噴式流感疫苗在歐美、日本等國家已有2至3年使用經驗,台灣今年才上市,暫時無法公費使用。醫界將持續收集台灣民眾對鼻噴式流感疫苗的接受度及副作用等,相信未來專家也會提出建議,供疾管署作為是否納入公費項目參考。
除了接種疫苗,抽血也是兒童就醫時的壓力來源之一,曾於日本執業的張璽說,對於有發炎症狀的病患,現在也引進日本門診微量抽血,在指尖或手背採取約0.1毫升的血液,尤其適合孩子,有健保給付。
微量抽血的檢體透過專用儀器檢驗白血球種類比例、數量及發炎指數,5分鐘可得知結果,協助醫師診斷與開藥。張璽說,傳統檢驗櫃台抽血3至5毫升,檢驗結果要等90分鐘,微量抽血所需血量與等待時間大幅減少,全程於診間完成,提升兒童就醫舒適度與安全感。
微量抽血不僅有助提升兒童就醫友善,甚至能為基層診所將病人轉介至大醫院提供更科學化的數據,張璽說,台灣基層診所多是以「發燒3天、2度就醫未退燒」作為轉診大醫院標準,日本基層診所判斷病人應否轉診,可以門診微量抽血提供醫師基礎血液資料。
秋冬季節到來,病毒與細菌感染風險升高,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今年流感疫情提前於9月升溫,政府提供6個月至學齡前幼童接種公費疫苗,以降低重症與併發症的風險。
但診間不時會看到家長和大哭的孩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推動兒童友善醫療,引進鼻噴式流感疫苗,北醫兒科部主任張璽今天在記者會分享,這項技術能無針接種流感疫苗,適用對象為2歲至17歲,須經醫師評估。
張璽會後補充說明,鼻噴式流感疫苗在歐美、日本等國家已有2至3年使用經驗,台灣今年才上市,暫時無法公費使用。醫界將持續收集台灣民眾對鼻噴式流感疫苗的接受度及副作用等,相信未來專家也會提出建議,供疾管署作為是否納入公費項目參考。
除了接種疫苗,抽血也是兒童就醫時的壓力來源之一,曾於日本執業的張璽說,對於有發炎症狀的病患,現在也引進日本門診微量抽血,在指尖或手背採取約0.1毫升的血液,尤其適合孩子,有健保給付。
微量抽血的檢體透過專用儀器檢驗白血球種類比例、數量及發炎指數,5分鐘可得知結果,協助醫師診斷與開藥。張璽說,傳統檢驗櫃台抽血3至5毫升,檢驗結果要等90分鐘,微量抽血所需血量與等待時間大幅減少,全程於診間完成,提升兒童就醫舒適度與安全感。
微量抽血不僅有助提升兒童就醫友善,甚至能為基層診所將病人轉介至大醫院提供更科學化的數據,張璽說,台灣基層診所多是以「發燒3天、2度就醫未退燒」作為轉診大醫院標準,日本基層診所判斷病人應否轉診,可以門診微量抽血提供醫師基礎血液資料。
- 記者: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3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