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揭曉: 創新行動者齊聚 跨界交流再創永續影響力

第九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揭曉: 創新行動者齊聚 跨界交流再創永續影響力
2025第九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頒獎典禮於10月30日盛大舉行,獎項由11位來自產官學界的專業評審嚴謹審核,強調「創新力」、「影響力」與「故事力」三大評選方向,最終選出企業組與社會組金、銀、銅獎及特別獎共16件,得獎率約30.8%。今年特別舉辦閉門交流活動,邀請得獎單位與2025年坎城創意獎「玻璃獅:文化改變獎」得主—日本HERALBONY創意總監Tomoyuki Kuwayama共同分享彼此在永續實踐中的挑戰與突破、尋找相互的連結點,探索未來可能的合作契機。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執行長徐聖忠表示,資誠永續影響力獎不只是讓永續行動被看見的平台,更是促進對話與連結的場域。期盼企業、學校、政府機構、非營利事業組織等從核心競爭力出發,發揮自身特質實踐永續發展目標,並透過具有故事力、創新力、影響力的影像方式,推廣永續專案行動,與所有利害關係人進行有效溝通,發揮善創意、擴大影響力。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表示,從今年的得獎作品,可以看出三大永續行動趨勢,包含:一、以創新手法解決永續挑戰;二、深耕單一議題並累積長期影響力;三、從地方出發實踐社區共榮,展現台灣永續行動的深度與回應社會痛點的能力。

趨勢一:以「創新」解題 精準回應社會痛點企業組金獎由台北晶華酒店《晶華酒店永續餐桌計畫》奪得,以「在地食材、全食利用、AI廚餘管理」三大策略,打造綠色餐飲新典範。此案不僅展現技術與營運的整合力,更成功將永續理念轉化為品牌價值與可量化的營運效益,展現與本業結合的創新影響力。

銀獎作品由池上多力米的《有醫靠的鄉鎮》及誠佳科紡的《Oyster Odyssey-編織蚵技進化史》獲得,池上多力米挖掘並精準回應高齡農民的健康需求,首創在宅醫療+復健醫學雙軌服務,提供具創新性的永續解方。誠佳科紡則導入循環設計,將廢棄牡蠣殼再生為紗線,展現資源循環與設計創新的前瞻實力。

企業組頒獎人金管會證券期貨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企業若能結合本業優勢與創新技術,不僅能創造營運效益,更能成為產業的示範力量。今年的得獎作品展現出企業如何以創意回應社會與環境挑戰,體現永續與創新融合的實踐力。

趨勢二:與社區共創 讓永續行動更貼近地方需求社會組金獎由農田水利署七星管理處《五股綠金 灌溉永續》奪得,透過設計專利坑溝集水設施與智慧灌溉系統,成功改善五股地區長期缺水問題,兼顧環境與農民生計,展現地方共榮的典範。銀獎為農村水保署臺北分署《植樹護地球‧水保心森活》,以自然調適策略取代傳統工法,兼顧生態保育與減災效益,實現與自然共好的永續願景。

社會組頒獎人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彭立沛指出,永續不只是政策目標,更需要在地實踐與社區參與。今年的社會組作品展現出地方政府與民間力量如何攜手合作,以創新方式解決長期問題,真正落實社會共榮的願景。

趨勢三:深耕單一議題 以時間累積影響力銅獎作品則凸顯品牌在單一議題上的長期投入與社會參與的深度實踐。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閱讀勵學【永續素養日常】》長期關注學童閱讀議題,本次以志工投入圖書館整理、圖書分類為切入點,展現創意與教育連結;鴻海教育基金會《鴻海星光弱勢課輔計畫》以穩定陪伴與課後照顧機制,縮短弱勢學童學習落差;遠雄基金會《攜手同隊、夢想上壘!》深耕少棒教育並連結社區資源,翻轉偏鄉孩子的成長機會;南投縣政府衛生局《營養翻轉健康不平等》則持續以適口餐點、衛教推廣,改善長者飲食行為,推動在地健康照護的均衡發展。

從獎項到行動:促進跨界共創 延續影響力本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由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主辦,坎城國際創意節(Cannes Lion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Creativity)台灣官方代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聯合新聞網倡議家等單位共同協力,以國際視野與在地洞察,表彰在永續創意領域具突破性影響力的行動者。透過獎項與交流活動的雙軌設計,讓獎項不止於表彰,更能延續為跨界合作的起點,推動永續影響力持續擴散。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