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冒7個颱風「睽違67年第3多」 秋颱恐有2個襲台:2地區注意降雨

7月冒7個颱風「睽違67年第3多」 秋颱恐有2個襲台:2地區注意降雨
今年7月有7個颱風,創下1958年以來第3多。(示意圖/張文玠攝)

[周刊王CTWANT] 今年盛夏有11個颱風,光是7月就有7個颱風,創下1958年以來第3多,加上低壓帶和西南氣流影響,雨量也創下1951年來7月份史上最多的紀錄;8月則有4個颱風,整體加起來接近氣候值。

台灣今年夏天的天氣型態多變,從季風槽、低壓帶到颱風接連生成,成為1951年有觀測以來第2高雨量的年份。根據中央氣象署統計,6至8月累積雨量達989.3毫米,約為氣候值的1.6倍,僅次於1972年的1035.3毫米,1994年的901.4毫米則是第3高。其中,單看7月雨量就超過700毫米,創下1951年以來最多。

另外,因為盛夏降雨多、日照時數偏少,日照也是1951年以來次少,7月則是日照最少月份。而受到降雨影響,今年夏天平均氣溫為28.6度,較氣候值低0.2度。不過,在暖化背景下,整體趨勢仍是持續升溫。

中央氣象署指出,8月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增強,除楊柳颱風影響期間,主要為高溫炎熱、午後有短暫雷陣雨的天氣。整體而言,今年盛夏全台氣溫偏低,雨量偏多。

預報中心副主任黃椿喜透過數據分析,今年9至10月氣溫偏高,11月趨近正常;雨量方面,整體正常至偏多,尤其9至10月略偏濕,11月雖呈偏多,但因基期低,中南部實際雨量仍有限。

黃椿喜提醒,9、10月仍是西北太平洋颱風活躍期,平均可能有1至2個颱風影響,且秋颱常伴隨東北季風,北部與東半部需注意降雨。10月以後,中南部進入枯水期,仍應留意節水。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