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助埃及斑蚊北移 升溫2℃情境下可能擴散台中、花蓮

台灣正值登革熱流行季節,疾管署統計,截至9月1日已累計12例本土確診病例。國衛院最新病媒蚊研究指出,原以南部為主要分布的埃及斑蚊,去年已在雲林北港出現拓殖跡象,呈現北移趨勢。


國衛院也以氣候模型推估,在升溫1.5~2℃的情境下,埃及斑蚊可能進一步擴散至台中、花蓮等地。板橋、新烏日車站等人潮密集的交通樞紐,亦可能成為登革熱隨列車北移的熱點。



氣候變遷助埃及斑蚊北移 升溫2℃情境下可能擴散台中、花蓮

2022年~2025年台灣登革熱病媒蚊網格分佈調查。在最新調查(2024-2025年)中,位在埃及斑蚊界線以北的圖號237為新發現埃及斑蚊拓殖(紅色),埃及斑蚊也增3個分布格(圖號331、332與357)。圖片來源:擷取自「113年氣候變遷調適-病媒蚊變遷與推估計畫」


2024年埃及斑蚊於雲林北港出現拓殖跡象


自2022年以來的資料顯示,埃及斑蚊最北分布到台南市新營區,海拔不超過1000公尺;白線斑蚊則遍布全台,最高可達1500公尺以上,顯示其有逐漸往高海拔擴散的趨勢。


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於2024年建立「埃及斑蚊哨兵監測系統」,掌握斑蚊可能北移或擴散跡象。團隊去年在雲林縣北港鎮的誘卵桶與陽性容器中發現埃及斑蚊,並進一步展開重點調查,掃網捕獲一隻雄蚊與一隻雌蚊,顯示當地已出現埃及斑蚊拓殖跡象。


該計畫為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委托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的「113年氣候變遷調適-病媒蚊變遷與推估計畫」。透過在各地設置誘卵桶,誘集蚊卵,使用誘殺桶捕捉成蚊,以便觀察成蚊族群的活動分布。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研究員黃旌集表示,今年7月進行的擴大調查發現,北港地區埃及斑蚊分布點位已有下降趨勢,初步研判與防治措施發揮成效有關。



氣候變遷助埃及斑蚊北移 升溫2℃情境下可能擴散台中、花蓮

2024年第42週至2025年第9週雲林縣北港鎮積水容器陽性 率及斑蚊陽性容器數量呈下降趨勢。圖片來源:擷取自「113年氣候變遷調適-病媒蚊變遷與推估計畫」


模型推估升溫2.5℃情境下,埃及斑蚊將分布苗栗、花蓮


研究根據模型推估,在升溫1.5~2℃的情境下,埃及斑蚊可能往北擴散到台中、南投與花蓮;升溫 2.5℃則可能出現在苗栗與花蓮,受影響面積將從目前的10%增加到28%。


黃旌集說明,這份報告是利用氣候模型推估,結合台灣目前病媒蚊分布與氣候資料(如氣溫、濕度、雨量等),再套用國際氣候變遷情境(IPCC 升溫1.5℃、2℃等)來推算未來蚊子可能適合生存的區域。


另外,白線斑蚊的分布也持續往高海拔移動。現在最高紀錄是2284公尺,模型推估在升溫情境下,分布上限可能從2084公尺逐步增加到2339公尺。



氣候變遷助埃及斑蚊北移 升溫2℃情境下可能擴散台中、花蓮

依照AR6情境與目前調查結果預測埃及斑蚊適合分布情形。圖片來源:擷取自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板橋、新烏日車站監測結果 以白線斑蚊為主


自2022年起,板橋車站與新烏日車站陸續展開病媒蚊監測,監測結果顯示,白線斑蚊為主要優勢種。板橋車站於2022年曾捕獲埃及斑蚊雄蚊,但其後未再出現,且白線斑蚊數量逐年下降,2025年初陽性率已降至零。


新烏日車站則每年均在誘卵桶中採獲上萬顆白線斑蚊卵,其中在2023至2024年間,曾發現三隻埃及斑蚊,顯示偶有入侵,但2025年尚未出現。


整體來看,白線斑蚊族群仍廣泛存在,但陽性率逐漸下降,報告指出,防治與環境清理可能已發揮效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22至2023年間在雲林北港、板橋、新烏日及嘉義中埔等地皆曾捕獲埃及斑蚊,推測可能是隨人為活動而短暫遷移至原本分布區之外。


專家提醒,氣候變遷將持續影響病媒蚊生態,民眾仍須落實「巡、倒、清、刷」,清除積水容器,才能有效降低登革熱傳播風險。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