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誘卵桶指數攀升,黃偉哲市長提醒務必「巡、倒、清、刷」落實環境孳清

近期誘卵桶指數攀升,黃偉哲市長提醒務必「巡、倒、清、刷」落實環境孳清

【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24節氣「驚蟄」過後天氣逐漸轉暖,登革熱疫情隨著氣溫升高和潮濕,病媒蚊數量已進入上升期;預防登革熱根本之道在於徹底清除病媒蚊孳生源,主動清除積水容器,以免導致積水處孳生病媒蚊幼蟲(孑孓)。依據臺南市政府登革熱防治中心誘卵桶監測數據,蚊卵數量正逐漸攀升中,今(114)年3月誘卵桶平均陽性率12.73%,較2月份平均4.06%明顯提升,民眾也感受到蚊子有變多的趨勢。登革熱防疫團隊面對疫情一直以來皆不敢掉以輕心,尤其是現在更上緊發條持續努力做好孳生源監測/清除及民眾衛教宣導工作。


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是登革熱主要病媒蚊,前述2種斑蚊的幼蟲(孑孓)喜歡生長在乾淨的水域,只要0.5公分高的水即可成為孵化的空間,舉凡天然的容器如樹洞、椰子殼、竹筒等或人為棄置的飲料罐、紙杯、紙碗等,另外,人為廢棄物如水桶,洗澡盆、鍋碗瓢盆等,只要有積水就有機會成為斑蚊產卵的孳生源之一。據統計,病媒蚊陽性容器態樣以桶、缸、甕、盆占佔65.71%為最大宗,其次為帆布、大型塑膠袋等,容器如未即時清除,下雨過後即會成為登革熱病媒蚊孳生的溫床,如容器未及時被清除,1週後就會產生數量龐大的登革熱病媒蚊,登革熱傳播風險也同步提升。


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截至3月26日止,114年全國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已累計39例,臺南市今(114)年本土登革熱零病例,境外移入個案1例。登革熱防治中心尤天厚主任強力提醒市民朋友,臺南市於今(114)年4月1日起,針對查獲孳生源者,一律依傳染病防治法第25、70條規定,處罰鍰新臺幣3,000~15,000元,無改善期。籲請民眾配合防疫,巡視住家、工作點周遭環境,清除所有可能積水的容器,落實資源回收工作,確保容器妥善回收不積水,消滅病媒蚊孳生源,防治登革熱。


登革熱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孳生源清除,容器減量」,噴藥則為輔助性緊急措施。因應水情影響加上天氣日漸炎熱,目前正是病媒蚊孳生好發期,籲請民眾儲水/節水時,務必「巡、倒、清、刷」落實環境孳清工作,持續巡查及清除家戶室內/外積水容器,因為積水0.5公分高度即可孳生病媒蚊孑孓,防疫工作需靠你我大家ㄧ起配合,共同攜手消滅登革熱。


近期誘卵桶指數攀升,黃偉哲市長提醒務必「巡、倒、清、刷」落實環境孳清

近期誘卵桶指數攀升,黃偉哲市長提醒務必「巡、倒、清、刷」落實環境孳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