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稻盛和夫哲學 協會籲「利他」創造企業價值

稻盛和夫哲學文化協會10日舉辦5月份稻盛和夫經典講座,邀請凱撒衛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榮仁、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講演如何於生活,工作中落實稻盛和夫經營的精神理念,黃榮仁會中談到稻盛和夫經營12條內第10條「不斷從事創造性的工作」,認為在企業內工作「做比說還重要」,實踐力成就結果,要一天勝過一天不斷改進,同時以「利他」心態與同事分享工作經驗,彼此才能在企業內有效成長。
據協會介紹,稻盛和夫哲學思想的讀書會體系,影響了全球數萬企業家,間接促成了200家上市公司,其經營哲學核心,為「敬天愛人」以及,做為人,何謂正確的道德準則;協會呼籲,以利他心作為出發點,追求社會與他人福祉,將此思想落實執行,必能在企業經營及人生道路上,取得心靈精神的富裕及各方面的成長。
協會有感於現今不論個人或企業家,總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會有感到困惑及迷惘的停滯期,進而在每月舉辦稻盛和夫經典講座,除了講述稻盛和夫經營哲學外,也會請企業家分享稻盛和夫相關經營理念,並安排協會裡面的學長引導與會人員深度分享討論,讓參加來賓除了吸收稻盛哲學外,也能得到彼此閱歷上的交流。
黃榮仁會中表示,他將稻盛和夫的哲學應用在他所任職的企業,用務實的心態,在有限的時間「從事創造性的工作」做一件對自己有意義而且能幫到他人的事情,重要的是要有至善的心態、良好的實踐力,將這樣的態度分享給公司同仁後,大家也會想「怎麼對別人好、對部門好、對公司好」,異中求同,企業才會越變越好。
黃榮仁指出,他的企業也創造相關內部講師訓練,透過使用資本財、知識財,同仁吸收稻盛和夫良善的觀念後,便能有效溝通,對自己自律,增加工作效率。
黃榮仁還談到,做父母的人們,常以為給了子女他需要的資源,想複製好的東西到小孩身上,雖然這資源是父母從前迫切渴望的,但小孩總有屬於他的一條路,若強硬要求子女使用父母提供的資源成長,這其實反倒剝奪了他們成就「創造性工作」的機會。
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則以地方創生為例子,認為地方創生合乎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不斷從事創造性的工作」,而永續概念套用到稻盛和夫的哲學,便是「實踐力」,要不斷將新的機會挖掘出來,陳美伶表示,她目前正進行的地方創生工作,未設定KPI、沒有期程,是基於「現在不做已經會後悔」胸懷強烈的願望努力,她發現,從事地方創生工作的不少人都有對於工作上的使命感 ,這讓她非常感動。
稻盛和夫哲學文化協會理事長、盛澤會創辦人張文澤表示,協會為協助企業領導人提升心性與企業學習永續的學習組織,希望創造台灣及全球更多永續幸福企業,為此成立相關學習平台。
張文澤介紹,稻盛和夫哲學為「敬天愛人」、「利他」,協會使命是集合追隨「稻盛哲學」理念思維的夥伴,協助企業內持續學習與踐行「稻盛哲學」,幫助人們找回「初心」,讓道德倫理得到彰顯,價值觀包括利他、敬天愛人、誠實、謙虛、自省、堅持、持續、精進,協會現階段目標是讓台灣10000家企業,都成為永續幸福企業。
張文澤還提到,協會有七大任務,包括推展發行稻盛和夫哲學、實學學說系統課程、打造適合全球企業的正確稻盛和夫哲學實學教育系統,協助企業領導人提升心性,拓展企業經營、將課程透過大學通識教育體系,成為大學教育體系一環、教育大學生與培養大學師資為企業產業界建立無形競爭力、提供稻盛和夫哲學與實學體系課程;培訓各行各業企業領導人、打造與國際接軌的精英哲學心法、打造符合企業的稻盛經營實學系統、提供稻盛和夫給予孩童的人生哲學理念以及衍生課程,讓道德倫理教育從根著手,貫徹踐行稻盛和夫先生兩大哲學:「利他。敬天愛人」。
據協會資訊,協會地點位在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ㄧ段29號15樓;會員資格為堅信稻盛和夫哲學的夥伴、各企業主、高管,並且能參加每月一次(半天)的經營哲學學習例會,閱讀稻盛先生著作至少3本以上(建議)、有興趣推廣稻盛哲學及相關實學學說系統課程推展,打造適合全球企業的正確稻盛和夫哲學實學教育系統,協助企業領導人提升心性,拓展企業經營。
- 記者:愛傳媒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