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防線再升級 政府結合民間力量對抗AI生成詐騙


科技防線再升級 政府結合民間力量對抗AI生成詐騙


CNEWS匯流新聞網/台北報導


自從1956年人工智慧(AI)被確立為一門科學後,21世紀在深度學習、大數據與大語言模型等科技的推動下,近幾年「AI生成」技術正迅速融入各行各業,為創新應用與產業轉型注入新動能。不過新科技也成為雙面刃,面對生成式AI所衍生的新型詐騙挑戰,政府多角度與民間緊密合作,建構科技防護網守護國人財產與數位安全。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進展,詐騙手法也進入了全新階段,尤其生成式AI被應用到詐騙文本、影像及聲音的自動化生成上,這些以深偽(deepfake)偽造的影片、圖像或聲音幾可亂真,也使得詐騙手法更加狡猾且難以辨識。面對這種新型態威脅,政府積極制定政策與技術手段,結合民間力量打造防詐騙機制,希望深入各界扭轉詐騙局勢。



科技防線再升級 政府結合民間力量對抗AI生成詐騙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指出,deepfake的詐騙手法已經成為詐欺新工具,透過AI生成技術冒充親友、公務人員或金融機構人員進行詐騙,使受害者難以識破身份真偽,導致財產損失。為保障市民財產安全,市警局特別製作宣導圖文及反詐影片,並透過社區、學校等多管道推播,以有效強化市民識詐能力。提醒民眾,遇到類似情形應主動暫停通話,並透過其他管道聯繫對方以確認真實性,多一層警覺,謊言將不攻自破。


因應層出不窮、手法翻新的網路詐騙威脅,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動「114學年度所屬學校科技人文素養教育實施計畫」,培養校園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及家長面對未來新興科技生活適應力與專業應用素養。像是編製最新版本的「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區分國小、國中及高中職三個學層,根據學生認知發展設計適切內容。



科技防線再升級 政府結合民間力量對抗AI生成詐騙


高中職階段教材特別納入AI深度偽造詐騙案例的教學內容,透過分析實際釣魚郵件與Deepfake詐騙案例,培養學生檢查網站網址屬性以確認真實性。教材建議學生防範AI深度偽造時,應與親友約定「通關密語」進行身份驗證,並認識金融詐欺的常見手法與法律後果。國中階段的教材則以釣取個資、異國戀詐騙、投資陷阱等案例分析,教導學生檢查網址、啟用雙重驗證、反向圖片搜尋等實用技巧。國小階段則透過網友要求散布私密照片的具體情境對話教學,讓學童從小建立隱私保護概念。


在AI生成技術日益進步的時代,臺北市政府提醒市民應培養媒體識讀能力,對各類資訊保持警覺。若收到可疑來電或訊息要求轉帳,應聯繫官方客服或直接致電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求證,避免成為詐騙受害者。透過多方驗證、理性判斷與培養批判思維,即可有效防範科技詐騙。(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廣告)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衛福部曾喊毒雞蛋可重罰2億 落空!石崇良證實「罰不到了」


公寓房價跟上大樓 永慶分析北市大樓、公寓房價差異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