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文化+考古」深度融合 南島語族文化學術論壇平潭開幕

「旅遊+文化+考古」深度融合 南島語族文化學術論壇平潭開幕

【本報大陸新聞中心 報導】第十七屆海峽論壇 • 南島語族文化學術論壇17日在福建平潭開幕,海峽兩岸200餘名專家學者、文博從業者及臺胞代表共襄盛舉。論壇以「探尋源流 賡續文脈」為題,舉辦開幕式、論文發表、學術研討會等多場活動。

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江利平表示,南島語族文化學術研究成果不僅揭示了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演進格局,更將兩岸人民血濃於水的深情,銘刻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長卷上。近年來著力打造海洋文化交流新平臺,以包括南島語族文化在內的豐富海洋文化為媒,拓展對臺交流、廣交新朋老友,為推進祖國統一進程貢獻臺盟力量。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德金指出,南島語族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跨界族群,南島語族文化是人類文明共同的瑰寶。近年來,福建省深入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推動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和交流合作取得顯著成效。從殼丘頭先民揚帆的文明星火,到今日平潭國際旅遊島的蔚藍交響,福建始終見證著中華民族「向海而興」、締造人類海洋文化的壯闊征程。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解冰表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文化同根。兩岸文物領域融合發展將進一步提升文化遺產保護水準,促進民心相通,凝聚和平統一的時代力量。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是國際學界日益關注的課題,期待各位專家學者充分交流、互學互鑒、厚植情誼,也期待大家攜手努力,持續書寫兩岸文物領域融合發展的美好篇章。

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南島語族起源、臺灣地區南島語族特色文化、建立南島語族話語體系,以及考古學視野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與發展等開展主旨演講和深入研討,通過考古學、歷史語言學、遺傳學等多學科交叉視角,系統梳理南島語族起源與發展的學術脈絡。

作為南島語族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平潭近年來在考古發現與研究方面成果豐碩,並通過「旅遊+文化+考古」深度融合模式,將考古遺址轉化為科普教育載體,助力南島語族文化從學術研究走向大眾感知。(照片記者賴品心翻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