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吃冰!中醫揭4食物超消暑

不是吃冰!中醫揭4食物超消暑
中醫師指出,比起冰水,熱飲更能幫助發汗、排熱。(示意圖/取自unsplash)

[NOWnews今日新聞] 一杯冰涼手搖飲或是一碗剉冰可帶來短暫的涼快,後續卻可能造成身體不適。中醫師提到,吃冰在中醫觀點中,除了傷脾胃,也會出現疲倦。醫師說,其實消暑方式有很多,像是比起冰水「熱飲更能幫助發汗、排熱」,還有其他降暑飲食法也提供民眾參考。

欣悅中醫診所中醫師梁世瀅指出,中醫強調「天人相應」,夏季屬火,人體陽氣本應旺盛,但也因為氣溫高、毛孔開張,陽氣容易外洩,體內反而呈現相對虛弱;醫師說,此時若大量攝取冰品或生冷食物,等於是「火上澆水」,會讓寒氣從體表竄入體內,造成多種身體不適。

吃冰3隱憂「易釀疲倦、水腫」 中醫:不建議空腹、天天吃冰

梁世瀅表示,吃冰有3大隱憂要留意,以中醫而言,因為冰品屬於極寒之物,容易抑制脾胃運化,導致腹脹、腹瀉、食慾差。另外,醫師指出,冰品會讓脾胃功能弱,水濕代謝變差,體內濕氣堆積,出現疲倦、水腫等症狀。同時影響免疫力下,導致體質變虛,抵抗力減弱。

梁世瀅提醒,脾胃虛寒、手腳冰冷、有經期不順困擾的女性、氣喘、慢性鼻塞等體質過敏者、腰痠背痛筋骨不適者,要更謹慎食用冰品。

不過,除了冰品外,梁世瀅推薦,有4類食物更為解暑,像是熱飲幫助發汗排熱,比冰水更能清熱解暑,綠茶、烏龍茶性微涼,有清熱解暑效果。至於薄荷茶、菊花茶則是清利頭目、去煩熱。另外,薑茶則暖胃祛濕,特別適合體質虛寒者。

梁世瀅也推薦清熱利濕的食材,包括冬瓜、苦瓜、小黃瓜可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綠豆、薏仁則排濕利尿;而空心菜、蓮藕更能清熱降火。

同時適量酸味食物,可收斂津氣,生津止渴,如酸梅湯及檸檬水加蜂蜜。梁世瀅說,因夏天常胃口差、吃不下,可吃冬瓜排骨湯、薏仁綠豆粥能健脾去濕。

梁世瀅認為,中醫並非完全反對吃冰,而是強調「因人制宜、因時制宜」,若體質偏熱、汗多易煩者,偶爾吃一點冰品調節體溫無妨。但不建議空腹吃冰、天天吃冰,或用大量冰水解暑,可透過調整飲食、體質,讓身體自然排熱、恢復平衡。



相關新聞


省下4千元!8月起新增1類人可公費打「13價肺鏈疫苗」


丹娜絲走後類鼻疽增6例「全在高雄」!2例死亡 疾管署示警高峰期


80歲以上免評聘外籍看護!衛福部曝2配套 重症先開「綠色通道」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