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潰堤!2時期史料揭露:不是吃素的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截至今(24)日清晨6時,已確認14人罹難、34人傷、124名居民受困失聯。(圖/東穩通運公司授權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受到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發生崩塌災情,重創位在下游的光復鄉市區,多個縣市消防人員也展開跨縣徹夜搜救,截至今(24)日清晨6時,已確認14人罹難、34人傷、124名居民受困失聯;對此,熱愛休閒活動的山友蔡日興在比對荷治、大清的花東縱谷史料後直言「光復大淹水,短期檢討是地方沒錯,但長遠,得看歷史。」
蔡日興發文質疑「為什麼還有人認為沒有提早警告?早上十一點之前就發新聞耶!如果是知道了要溢流,也知道危險區,最後卻沒有及時撤離,應該是地方政府的問題吧?」,他也提到,先前他在進行研究的時候,其實不是只有看高山布農族泛泰雅族,也比對了荷治,大清的花東縱谷史料。奧妙之處在於,馬太鞍社確實是四百年沒動的部落,但是,花東縱谷,並不像現在住滿了人,其實,很多空白。
蔡日興表示,馬太鞍社往北,一大片空白,只有一些被大社聯盟保護的小村,直到奇萊平原(吉安附近)才又熱鬧,而這個線索是,花東縱谷土地其實非常貧瘠,日治時期興水利,才大幅改善。另一個線索,就是現在看到的「其實花蓮溪,是隨時要改道的。這樣的堰塞湖溢流潰堤,歷史上一定是N次了。」
蔡日興說明,阿美族在花東縱谷超過400年,為什麼他們不住光復市區?「淹水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住了400年的原住民,一定知道哪裡才不會出事。」而鐵路為什麼走地下隧道過溪,你早該知道這是必然「花蓮溪不是吃素的,你搶了他的河道,他早晚會跟你要回來。」
網友也留言「前一天就有通知要撤離,新聞上很多人還很不滿,預知災難多是如此,尤其是有些老人講不聽」、「若是我跟你說,那個堰塞湖無解,你能接受嗎?我問過我唸土木水利的同學,他只有跟我說,快逃」、「我小時候常要去光復的一間廟拜拜,很大。在光復公墓不遠馬太鞍附近。廟的建立原由歷史,依稀記得有水患跟瘟疫」
相關新聞
馬太鞍溪橋「3階段搶修」 陳世凱指示2週內先完成涵管便道供應急
祖靈早有警示?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堤 「求救貼文」再度瘋傳
馬太鞍溪橋慘遭沖毀!花蓮大橋傍晚急封閉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