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子超人注意「橫紋肌溶解症」 症狀快速看

鏟子超人注意「橫紋肌溶解症」 症狀快速看
馬太鞍溪堰塞湖洪水溢流,花蓮光復受重創,有不少志工到場協助救災,回程卻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在加護病房急救。(圖/胡仁順-花蓮縣議員臉書)

[NOWnews今日新聞]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造成嚴重傷亡,不少民眾自發化身「鏟子超人」前往災區救災、協助剷除淤泥,不過卻有人救災回來後出現發燒、喉嚨痛,甚至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在加護病房急救「才82年次」,若有出現肌肉嚴重痠痛、僵硬、尿液顏色呈茶色等症狀,務必立即就醫。

橫紋肌溶解症成因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透析室主任林軒任表示,成因分別有肌肉直接受傷相關、服用降血脂藥物Stati、自體免疫疾病、電解質異常、內分泌問題:

  • 肌肉直接受傷相關:常見於劇烈運動、嚴重壓迫和肌肉過度使用者,如跑馬拉松、行軍、撞傷、過度體罰等,當運動期間水份補充不足時,特別容易發生
  • 服用降血脂藥物Stati: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降血脂藥物,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及中風,但此類藥物其中一個副作用為造成肌肉損傷,若不慎併用藥物,恐造成肌肉細胞膜不穩定,進而引發橫紋肌溶解症
  • 自體免疫疾病:如自體免疫失調引起的多發性肌炎,或因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肌炎
  • 電解質異常:體內的電解質會維持肌肉細胞以及神經細胞的電位,例如血鉀過低時會使肌肉血流下降,誘發肌肉缺血,最後導致橫紋肌溶解症。除了鉀離子過低外,鉀離子過高,鈉離子過低或過高,血鈣或血磷過低時也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症
  • 內分泌問題: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症並不常見,但若患者沒有明顯劇烈運動,就需要深入查詢其他原因,否則肌肉酵素可能持續居高不下,恐讓橫紋肌溶解症不斷復發
  • 橫紋肌溶解症三大症狀

    橫紋肌溶解症是指骨骼肌急速過度損傷,造成肌肉細胞壞死,並釋出肌球蛋白(myoglobin)流入尿中,使尿液呈茶色或可樂色,分別有肌肉痠痛、肌肉力量下降造成無力、尿液呈可樂色,相關症狀若未即時處理,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如腹痛,噁心嘔吐,甚至發燒昏迷等。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透析室主任林崇智指出,當橫紋肌溶解症發生時,大量肌球蛋白會由溶解的肌肉釋出至血液,同時「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值)」也會急速上升(人體正常情況下CK值應低於200U/L),但患者抽血檢查發現其CK值高達2萬以上,血中肌球蛋白也大於一萬(人體正常情況下的肌球蛋白應低於100ng/mL),若未及時治療,肌球蛋白會對腎小管的上皮細胞造成直接性傷害,也會使腎臟的血管收縮,肌球蛋白容易在腎小管形成結晶,進而阻塞腎小管,常造成急性腎衰竭,嚴重時甚至得暫時洗腎才能恢復。

    林崇智建議,橫紋肌溶解症的恢復約需數週時間,需等待肌細胞的再生,若受損的肌肉範圍很小,肌肉無力之症狀較不明顯,可透過訓練,增強剩餘健康肌肉的強度,彌補少數受損肌肉的不足,民眾運動時應量力而為,並適時補充水份,才能預防橫紋肌溶解症的發生。



    相關新聞


    流感疫情10月恐是高點!公費新冠流感疫苗開打 鏟子超人也可接種


    連假結束!花蓮光復鄉災區仍需鏟子超人 石明謹:僅完成1/3清理


    鏟子超人救災不中斷 台鐵明起連16天加開8列次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