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辛巴威投入慈善關懷 見證慈濟靜思堂從地湧現


他在辛巴威投入慈善關懷 見證慈濟靜思堂從地湧現


2025年9月7日一早,在非洲辛巴威哈拉雷慈濟聯絡點一萬多平方公尺(三千坪)的土地上,萬頭鑽動,準備迎接這具歷史的一天。為因應拓展辛巴威慈濟關懷,辛巴威哈拉雷慈濟基地正式興建非洲第二座慈濟靜思堂,在慈濟副總執行長林碧玉親臨主持下,包括辛巴威哈拉雷省長、酋長和教育部次長安潔琳,及其他政府官員以及志工等,共五百多人見證下進行動土典禮。



他在辛巴威投入慈善關懷 見證慈濟靜思堂從地湧現


典禮在志工唱誦辛巴威國歌、慈濟功德會會歌下,揭開序幕。教育部次安潔琳長致詞說,辛巴威慈濟靜思堂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意味著希望,將來的每個人都會在這有愛、團結、和平下成長。


教育次長帶著總統第一夫人的祝福,感激慈濟建造一座慈悲的家園,「非常感謝慈濟在辛巴威和世界各國所做的一切,辛巴威子民會抱持希望、分享愛,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會繼續維持下去。」



他在辛巴威投入慈善關懷 見證慈濟靜思堂從地湧現


哈拉雷查爾斯·塔溫瓜(Charles Z. Tawengwa)省長讚歎慈濟在辛巴威隨時伸出援手,拯救人們的生命、幫助許多人,包括殘障人士等。省長說,辛巴威政府單位期待慈濟能在各個地區進行鑿井教學,讓人們學會整修舊井。


東馬紹納蘭省省長恩都佐(Ndudzo)也說,慈濟在辛巴威所做的慈善工作,分攤了他擔任省長時的重擔。因此特別來向慈濟深深致敬,讚揚慈濟對人類偉大的服務,以及改善社會所做的貢獻。



他在辛巴威投入慈善關懷 見證慈濟靜思堂從地湧現


9月7日的動土典禮,感觸最深的,是長期在辛巴威深耕慈善、鑿井、教育的慈濟志工朱金財,他一上臺就哽咽得說不出話來。「我們等這個時刻,等了很久了,現在我們慈濟的家動土了,感覺好真實。」他感恩每位辛巴威志工,把慈濟當成第二個家。在非洲經商三十一年的朱金財,發願往生後要葬在辛巴威,下輩子成為辛巴威人,一起為辛巴威福祉而奮鬥。


「今天在哈拉雷興建慈濟的家,未來這個地方就是慈濟在辛巴威的總部。」林靜憪副總感恩朱金財為辛巴威人民的付出,獲得政府的肯定。「他將上人的愛落實,讓大家可以離苦得樂。」林副總舉上人早期以「滴水成河,粒米成籮」理念,克難做慈濟,已將愛送到一百三十六個國家地區。她深深期待辛巴威人民,也能效法緬甸的農民,雖然沒有五毛錢,但每天抓一把白米放進米撲滿,就可以幫助七十七個村莊、二萬三千戶人家。



他在辛巴威投入慈善關懷 見證慈濟靜思堂從地湧現


這座靜思堂蓋好後,將會有志工培訓、成人技職訓練,也有生活教育、義診,並規劃中文訓練、農業訓練、電腦訓練課程,善用AI跟世界接軌,培訓專業志工,嘉惠至辛巴威每個角落。


哈拉雷慈濟園區佔地約三千坪,即將動土興建的面積有兩千餘坪,目前園區種植許多植物與果樹,樹上花開纍纍,地上掉落成熟的果實,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將孕育更多的志工,把愛撒遍辛巴威每個角落。



他在辛巴威投入慈善關懷 見證慈濟靜思堂從地湧現


朱金財帶領志工團隊在辛巴威善與愛的耕耘,如蓮花遍地開,由當地酋長捐出的當部莎娃,離首都哈拉雷東北方約三十公里遠,佔地一點八公頃,園區內有慈濟開鑿的兩口井,農田獲得穩定的水源灌溉,居民就地栽種農作物。於是,園區進一步的活化,社區中心在關懷團行程的最後一天,9月8日舉行動土典禮。



他在辛巴威投入慈善關懷 見證慈濟靜思堂從地湧現


東馬紹蘭省長依泰恩督佐Ltai Ndudzo 在致詞中指出,他會全力支持慈濟,因為辛巴威正努力朝2023年提升國力的目標前進。省長說:「慈濟的國際位階,是幫助辛巴威往上提升的重要力量。」教育部次長安潔琳再度表示,會給予慈濟全力支持,慈濟因為有愛,所以能為辛巴威付出再付出。


慈濟林碧玉副總祝福辛巴威,加速二O三O年人人有房住,有飯吃,更重要的是推動互相關懷的目標。「水是大生命,上人的願望是有水井就有學校。學校、水井和供食,是慈濟在布拉瓦約要推動的第一個示範點。社區中心動土後,需要酋長、省長的全力支持,培育富有愛心的人,成為社區永遠的希望。」林副總說,當部莎娃將打造具有教育和人文等多功能的社區中心,涵蓋符合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他在辛巴威投入慈善關懷 見證慈濟靜思堂從地湧現


「對於辛巴威的民眾,上人很關心,長年以來,每年運送數百噸的白米及玉米,送給需要的人。」林碧玉副總感恩朱金財師兄,將愛落實在辛巴威。朱金財深入窮鄉僻壤,在各社區勘查、鑿井、修井,目前已鑿三千多口井,嘉惠欠水資源的村民。「為了救貧甚至深受三害,因為挖井,朱師兄的眼睛受傷,差一點失明。」林副總轉達上人感恩哈拉雷省長、市長以及當地志工對朱金財的支持。林副總懇請長官們協助這件建設早日完成。



他在辛巴威投入慈善關懷 見證慈濟靜思堂從地湧現


撰文/張美齡;攝影/張美齡、吳瑞祥、詹進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