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新增6例類鼻疽確診 疾管署:颱風後1個月為高風險期

高雄新增6例類鼻疽確診 疾管署:颱風後1個月為高風險期

因丹娜絲颱風襲擊,高雄近期新增6例本土類鼻疽確診案例,其中2人因嚴重併發症不治身亡。衛福部疾管署今天(22日)表示,個案多在風災過後1個月內發病,提醒民眾留意,尤其高風險族群一旦出現症狀,務必儘早就醫並告知是否接觸過土壤或污水。

根據疾管署資料,高雄的6名個案年齡在50歲至90歲之間,發病時間為7月9日到13日。患者多罹患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病等,其中2人有接觸過污水與污泥,6例皆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

疾管署表示,截至今年7月21日,全台已累計27例本土類鼻疽確診案例,其中2人因併發之肺炎及敗血症過世,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患者年齡以65歲以上最多,其次為50至64歲。地區方面則是高雄市22例最多,台中市4例與屏東縣1例。

疾管署指出,大量降雨與強風吹襲,導致土壤中的類鼻疽桿菌擴散到地面,因此提高接觸感染的風險。疾管署提醒,颱風過後1個月內為高風險期,尤其患有糖尿病、肝病、腎病、肺病、癌症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是重症高風險族群,需特別注意,若有症狀應儘速就醫。

類鼻疽病原菌普遍存於土壤、水池與積水環境中,感染途徑以皮膚傷口接觸污水、污土為主,常見症狀有高燒、頭痛、腫痛、潰瘍、咳血、胸痛、淋巴腫大等,嚴重可能引發肺炎、皮膚儂傷、腦炎或敗血症。疾管署呼籲,在做防颱後的清潔工作時,避免接觸積水與淤泥,也不要赤腳走在災後淹水區域。(責任編輯:卓琦)


高雄新增6例類鼻疽確診 疾管署:颱風後1個月為高風險期
類鼻疽常見症狀與注意事項。(疾管署提供)

(熱門點閱:國光客運半年2度延發薪!員工憂營運出問題 業者致歉:今天就發薪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