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名「這不是一座台灣館」的威尼斯台灣館?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日前公布展覽樣貌,策展人呂岱如與三組藝術家許家維、白伯恩(Bernd Behr)、凱特里娜.色達+巴帖左.米齊陸(Kateřina Šedá+BATEŽO MIKILU)將以「這不是一座台灣館」的標題前進義大利。呂岱如以「陌生人」的形象展開策展概念,談到「要先看到陌生人,才會看到我們,對我而言這是一個主體化的辯證關係」,並表示此處所指的陌生人與展覽中的他者可能是藝術家作品中的神鬼、生活在歷史背景更迭中的高砂義勇軍、或是一種想像的意識型態,而三組藝術家作品的對話是對於主體的演練及想像。在這個已然相當曖昧且具爭議的展覽標題下,捷克藝術家色達又將於展出期間帶領捷克小鎮的學生團體巴帖左.米齊陸進行「這不是一個捷克館」行動,呂岱如表示希望由今年捷克與台灣兩端的「非國家館」關係(捷克館與斯洛伐克館協調每屆輪流使用國家館名稱),隱喻台灣館的處境。但策展人與藝術家到底要如何透過這個行動,在88個國家館中以鏡像方式映照出所謂對「台灣館」想像,在展覽的保密原則下僅能等待展覽正式開幕後方能得知。
許家維|鐵甲元帥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