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向靈感的原鄉

《聯合文學》為這期的主題到台南拍照,宛如一支外景隊,我像個跟班,跟了幾個地點,也責無旁貸要支持一下。到台南,土地很親切,像要穿過時間到達一個曾經藉以吸取養分的土地。文學與地景存在的關係可以密不透風,也可以點到為止。當地景化為文字時,它可能擴大也可能縮小。土地一旦成為文學,我一直以為它就脫離了真實,在文學裡獨立存在了。但我們不免緬懷化為文字之前的源頭。

◤遊潟湖◢
跟著《聯合文學》的「旅遊隊伍」來到潟湖,可以說是一種複雜的情緒。坐船遊湖是近年新開發的產業,固然可以讓遊客了解潟湖風光,導覽員也很賣力講解湖中插蚵捕魚的相關知識,但對在湖邊度過童年歲月的我而言,頻繁的馬達遊艇,對湖中生物是驚擾,對水質也沒有貢獻,且那湖中還養著極需乾淨水質的蚵。

這天的水位並不低,我仍很驚訝潟湖變小變淺,導覽員說可能將來就乾涸沒水了,這我是相信的,過去那像海般的廣大湖面不再波濤湧動,外圍的沙洲也樹木高聳如陸島。由溪流挾帶來的泥沙往湖底屯,潟湖已由兩百年前面積占一萬五千公頃的台江內海縮小為只有一千六百公頃的平靜湖泊,民國三、四十年時還能容中型魚船進出,五十幾年時,魚船便難以行駛於淤積的河道,河岸人家廢了魚業,只做湖面的筏船捕撈,如今湖更淺,魚蝦也不豐富,潟湖的前景堪慮,也難怪湖邊的觀光產業興起, 再不觀看,將來就不知潟湖為何物了。

我們輕易到達網仔寮汕沙洲, 走木棧步道穿林來到沙洲的另一邊, 沙灘過去即是台灣海峽。這片沙洲平時只在地圖上看到, 童年時, 大人也不會帶孩子抵達沙洲地, 那一直存在幻想中的沙洲輕易踩在腳下, 具實到沒有想像的餘地。若不是觀光船帶來的人聲, 這裡應該寧靜得只有風浪走過。

◤台灣鹽博物館◢
台灣在民國九十一年即向曬了三百三十八年的鹽業說再見,為了紀念這段台灣特別的產業,在當時台鹽林亞孫顧問的奔走下,民國九十四年成立了台灣鹽博物館。林顧問一生奉獻台鹽,《鹽田兒女》見報連載的第一天,他即積極聯繫上我,對有人以鹽田為背景寫小說, 感到激動和感動。他對鹽田有深厚的感情,完成博物館的建立,是他在鹽業告終後最大的心願。

本館旁邊有座鹽山, 成立之初, 晶鹽如白雪, 而今泥灰,我以為來到月世界。所有鹽業風光如今只剩下工具展示和圖片說明, 陳列在館內, 以及館外那一象徵鹽堆的鹽山, 作為觀光客可能到此一遊留下粗淺的印象, 但對真正在鹽田上工作過的鹽工而言, 那一座鹽山如何能表白他們擔著沉重的晶鹽往鹽堆堆放時的辛苦?

雖然我站在鹽山前拍照,如同觀光客,但這物象化的景致已打動不了我。我心中的鹽山是無數座,在鹽業消失的此時,已無法以一座鹽山取代。這座是觀光客的。我和那些曾經在鹽田地上生活的人一樣,沒有一座觀光性質的鹽山可以取代真正的鹽山。我心裡的鹽山有豐富的色彩變化,有人們生活的情感在那上面,也歡喜也悲傷。

◤小村◢
離開鹽博物館後, 趁天色未暗,我說,到我住的小村吧。那才是我真正在《鹽田兒女》中作為地理取材的地方。

童年只有一個,童年的內容也只有一個,這個潟湖邊小村的童年歲月是人生珍貴的一部分。在都巿成長的過程中,我一向將小村拋諸腦後,心想,那小村真是偏僻到不能再偏僻的一個遺世獨立的所在,完全跟不上現實生活的腳步。但它有一天躍入心中,成為寫作取材的來源之一,而且反覆出現在作品中。原來童年才是人生的第一本書。而我慶幸擁有一個天高地闊,無拘無束,安靜到人的聲音變成清晰且珍貴的童年。

我們在村中遇見了幾個老人,其中有一個我認得,但叫不出名字了。心裡閃過的不敬念頭是,她還在!我以為自己和村落的連結已經很遙遠了,原來並不遠,還對這樣的一張面孔有印象。

隨便遇上誰都可以聊天,村人本是很親切的性格。一位老人家瞇著眼,以為我們都是離家的鄉人,說,唉啊,都不認得了;一位坐在屋邊剝蚵的老婦人以為我們是外地人,抬頭跟我們說,這是透風落雨的地方,很少人來。她身後不遠處有顆土芭樂樹,結滿芭樂,她要我們儘量採。

岸上很安靜。全村都很安靜。那是我習慣且珍愛的安靜。即便有些房子翻新, 往上蓋起樓層來,但仍有老房子。空的老房子很多。有的有整修保存,有的任其老廢。最後面那條街我不過去, 在小說中, 那是大方家所在,早該人去屋空。我們來到廟宇,樸素的小廟翻修過,精緻莊嚴,天花板畫上金漆,富麗堂皇的樣子,我們開玩笑,一定是大方回來奉獻裝修的。這樣沉沈迷到小說的情境, 給現實一點調劑。

事實上是環境一直在變化著,最原始樸質的村落已留在小說中,且經過文字的塑身,為了小說的目的而適度的變形。但來自這村落的靈感,未曾稍減,頑固的風與安靜的氣息仍在心裡發酵,不知會凝聚變化為何形。

心靈所繫的那個溪流出海口,橫陳著西濱公路,每次回鄉一定要走到這裡望向湖海, 回味童年常在這裡望遠想像著海外的遼闊;如今公路攔截視線,沒有出海口了,沒有夕陽落下去的海面了,沒有童年時遙望的遠遠的海平面了。公路初成時,我就很恨它了。這是為何許久不回鄉。

蔡素芬
一九六三年生,淡大中文系畢,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雙語言文化研究所進修。高中開始小說創作,大學起屢獲文學獎項。一九九三年以《鹽田兒女》獲聯合報長篇小說獎,並改拍為公共電視開台戲劇,隨後一九九八年出版的第二部《橄欖樹》獲中興文藝獎,二〇一四年完成此系列的第三部《星星都在說話》,歷時二十年,主題各異、人物相繫的作品系列反映了不同世代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其人生處境。
其他主要著作為長篇小說《姐妹書》、《燭光盛宴》,短篇小說集《台北車站》、《海邊》及譯作數本。由於長期擔任媒體文學編輯人,亦編選了《九十四年度小說選》、《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小說30家》。《燭光盛宴》獲二〇〇九年亞洲週刊十大華文小說、金鼎獎及多種選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