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五年,和朋友一起組個文學小團體。

年輕小說家黃崇凱從台南來,正好遇上悽慘的寒流,天氣又冷又濕,走在路上一直罵著台北真糟,好想趕快回去日光明朗的台南。去年一整年,在台南悠哉悠哉的日子裡,他寫了一本新的長篇小說《黃色小說》,為他贏得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是七年級小說家的第一人。

他約了我、高翊峰和伊格言一起在北平西來順吃酸菜白肉鍋,我們恭喜他,他謙虛說自己覺得很意外。這獎頗有歷史榮光,年輕人不容易得,雖然一毛獎金也沒有,但出版社和作家們都很重視,會當作一年工作成績的指標。我倒不覺得意外,七年級小說家裡,黃崇凱大概是最能掌握當下時代氛圍的,他的角色總率性地過著某種崩壞的人生,當中沒有任何的批判性存在,幾乎是把價值判斷抽成真空的世界。他問我那對《黃色小說》有什麼批評指教嗎?我說寫得很好啊,都得大獎了,我沒資格說什麼。他聽了就罵我很虛偽,然後有些感慨地說:「從我得了第一個文學獎到現在,居然已經過了十年之久了耶。」

其實在文學這條漫漫長路上,前行巨人們如此之多,十年、二十年的時光甚短,我和他都還沒資格有類似的感慨。然而,我也知道為什麼他會這麼說,文學環境與出版市場的「崩壞」,使得像他這般傑出的年輕作家比前行者更加生存不易,能夠支撐他們持續寫作的經濟誘因越來越少,(所以只好完全依賴個人的熱情與使命感? )或許您不知道,我們六年級作家出道的時候,出書預付版稅(實際印量✕版稅率✕定價✕預付比例)雖然也少,但至少版稅率基本能有10%,還有百分之百的預付比例,等輪到他們的時代,版稅率卻很少能有10%,預付比例也僅有五成至七成。那麼,若像他一樣得到開卷十大好書獎加持,是不是就有所改觀呢?據說過去得了這獎,書上貼了得獎貼紙,再搭配全國性的推廣活動,銷量可以較未得獎前翻漲數倍之多,如今這獎項口碑、榮譽仍在,獲獎者光彩不減,但是否能因此多賣幾本書,最終還是得各憑本事。

很抱歉二〇一五年一開始就講這麼沉重的感想,不過這是文學人共同面臨的未來,不用說這是個共生關係,若日漸失去讀者,自然就會失去作者,相反過來也是,也正因為這樣,身為文學雜誌編輯的我們有著雙重使命:希望使作者能為讀者所眷愛,讀者能為作者所珍視,如一個小小的,別人不在乎也沒關係的文學生活共同體。那麼,今年也請作者和讀者各位,多多批評指教。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