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希」望 「鼎」力相助的骨科良醫~林希鼎專訪

走進國泰綜合醫院,先往右邊看,診間外滿滿的候診病患,再往左邊看,一整排診間圍起裝修,由於現代醫療發展及需求改變,醫院也因應趨勢逐步進行全面改裝。

「現在走在醫院,都不敢穿醫師袍,因為會被問倒!哈哈哈哈……」國泰綜合醫院外科部副部長林希鼎話沒說完,記者、攝影與陪訪公關就已哈哈大笑。

時間倒轉至採訪前十五分鐘,一夥人在前往與林希鼎會合的途中,就見到民眾向醫護人員詢問診間位置,只見醫護人員先是滿臉問號,看著候診單思考了一下,確定自己也不清楚,才趕緊引導民眾到服務處,協助詢問的場景。

還沒開始採訪,記者就見識到林希鼎幽默爽朗的性格,接下來一個多小時的採訪過程中,也頻頻傳出一陣陣的笑聲,可想,林希鼎的診間內應也充滿歡樂氣氛。

阿公希望孫子當醫師 運動健將走上骨科之路
林希鼎的祖父是中醫師,一直希望後代也有人從醫,但子女沒有人成為醫師,於是把希望放在孫子輩,原本期待至少有一位可以實現願望,沒想到最後出了三位!林希鼎的大哥是內科醫師,二姐是眼科醫師,而他則是骨科醫師。

之所以選擇「骨科」,歸因於他天生的運動細胞,「我四、五歲的時候就拿著椅子,自己和自己打桌球了!」林希鼎可是運動健將,在學時期是網球、桌球、足球校隊,運動與骨骼、肌肉、筋膜息息相關,因此對骨科有興趣,走上骨科醫師之路。

兩年前接下開刀房主任 病患、醫療同仁都要照顧
兩年前,在醫院長官的指示下,原已擔任骨科主任、外科部副部長的林希鼎,再接下開刀房主任一職,讓林希鼎肩膀上的責任,又加重了一大擔。

開刀房是個又大又重要的單位,除了一般熟知的外科,如一般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以外,婦產科、耳鼻喉科、牙科、眼科等,都會使用開刀房。

而身為開刀房主任的林希鼎,在醫師端要協調各科在房間使用的時段和先後順序上,相互配合以利流程順暢,另外也要調配資源,適時提供各式醫材並嚴格要求品質管控。在護理人力方面,協助護理長在合理工時下靈活調度護理師班表,加強開刀房人員專業訓練、品質提昇,同時也要注意醫療同仁身心靈的需求。至於對病人和家屬而言,任何手術都是一個嚴肅的問題,所以病人安全、醫療品質、感染管制……等都要全心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