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秒一人失智 如何生死兩相安?

每年九月是「國際失智症月」。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二○一九年全球失智症報告,全球共有超過五千萬名失智者,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失智症的醫療及照顧相關成本,每年高達一兆美元,推估二○三○年將增加至兩兆美元。

台灣的失智症人口也不斷攀升,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最新統計,截至二○一八年十二月底,六十五歲以上失智症患者已超過二十八萬人,比嘉義市總人口數還要多。

失智長輩有共同前兆 焦慮、緊張、遺忘
失智症的盛行率,隨著年齡增加而提高。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庚醫院北院區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台灣七十五歲以上高齡人口快速增加,也讓失智症罹患人數不斷攀升,預估八十歲以上就有二十%~二十五%的長者,有潛在失智危機。

兩位至親接連罹患失智症,最終離開人世,「我十七歲的時候,父親失智,當時還不知道失智症這三個字,只知道老人癡呆症。」譚艾珍的父母離異,所以她十七歲就休學,專心照顧罹患失智症的父親,「他本來就有糖尿病,七十多歲的時候罹患失智症,三年多就走了。」

同樣罹患失智症的婆婆,則是經過十年多離世。「三十年前,我婆婆從台灣移居美國,因為環境整個都改變了且語言不通,她在半年內快速退化」,譚艾珍說,婆婆變得很容易焦慮、緊張。「後來搬到唐人街,希望對婆婆有幫助,但也沒用。」後來家人只好讓婆婆搬回台灣,有家人陪伴,惡化速度雖有改善,但終究是回不去了。

「婆婆聽到電話響也怕、有人按門鈴也怕,連電視的聲音都讓她都覺得害怕,」譚艾珍回憶,「這其實和我爸一開始罹患失智症的時候很像,他會想起戰爭時期的事,睡前還會千叮嚀萬交代,要我把窗戶用膠帶封緊。」

國泰人壽展業霧峰區副理暨業務經理陳怡婷的奶奶則是七十四歲時,在一次小中風送進醫院後確診失智,當時她才十八歲,她回憶道「剛開始奶奶會重複做同一件事,接著又經常忘記關瓦斯」,後來甚至看到人,就會問「你是誰?」算算奶奶到過世前,病程長達十多年。

處理情緒比吃藥更重要 醫師:失智初期有病識感
徐文俊表示,這些都是失智症初期常見的表徵,「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多半表現在情緒上,尤其很容易出現焦慮、憂鬱、妄想,」他進一步解釋,在罹患失智症前,一般人都具有一定的認知、自我控制和照顧等「社會化」的能力,但罹患失智症之後,過去的悲傷或痛苦的記憶,無法再被社會化功能壓抑,就會明顯的反應出來。

「因此,比起吃藥,處理情緒其實是更重要的,」徐文俊說,失智症初期患者會有病識感,知道自己好像不太對勁,所以家人之間的支持就非常重要,「互相關心、鼓勵,這都能延緩失智症的惡化。」

奶奶失智兒女輪流顧 顧到變賣金條割地賣房
在失智症照顧者之間有此一說,「照顧一般病人,主要是身體上的累,照顧失智症患者,不只體力要好,還要承擔精神上的折磨」。事實上,除了身體和精神上的折磨,「誰來照顧?」、「誰出錢照顧?」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


「還好奶奶有積蓄,輪到照顧她的人就從戶頭領,後來錢用完了,就把奶奶的金條拿出來切,變賣換現金,金條賣光了,就開始割地,到最後家裡剩下一棟房子,大家開家庭會議,誰要照顧她,誰拿房子。」陳怡婷說,因為奶奶失智不久後就臥床,原以為只剩兩、三年的時間,沒想到這一躺就是十多年,後來才送到照護機構。

聽到這裡,身為照顧者過來人的譚艾珍有感而發,「其實,失智症家庭被迫犧牲一個人去照顧,但對照顧者來說,有行動能力的失智症患者,才是更麻煩的,因為安養院大多只願意收行動不便的,行動能力還可以的,他們多半不願意收。」

阿茲海默症不可逆 從罹病到死亡八~十年
不過,失智究竟是一種老化現象,還是疾病?「失智症是腦部病變,造成認知功能的退化,是一種疾病,和老化不太一樣,因為老化不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徐文俊說,如果想要自我檢測,可以透過十大警訊量表,「如果十項有一項符合,就應該及早就醫,請專業醫師進一步診斷,」他提醒,十大警訊的自我判斷方式,是以「有改變」為依據。

~精彩全文與圖表請詳見9月號(381期)現代保險雜誌,請訂閱現代保險雜誌(http://www.rmim.com.tw/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