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診所、大醫院,帶寶寶去哪兒看病才對?
寶寶生病不舒服,到底什麼時候應該在住家附近的診所就醫?何時又應該跑到大醫院看病呢?出現什麼症狀就應該掛急診了?為了珍惜寶貴的醫療功能,爸比媽咪應該為寶寶找一個固定的兒科醫師,養成「小病看診所,大病看醫院」的正確就醫習慣!
生病先到附近診所看病
寶寶生病不舒服,什麼情況到住家附近的診所就醫即可?什麼狀況應該到大醫院看病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副院長葉勝雄醫師指出,當家中寶寶身體出現任何不適,無論發燒、咳嗽還是嘔吐、腹瀉,都可以先到住家附近的兒科診所就醫。
18歲以下就是看小兒科
而且,只要是18歲以下的兒童或青少年生病,都應該尋求兒科醫師的診治。主要是因為兒童並不是大人的縮小版,兒童與成人的疾病形態差異甚大,此外,由於兒童的身體器官尚未成熟,在用藥的成分選擇與劑量也有成人有相當大的不同,因此,衛生福利部也建議18歲以下選擇至兒科院所就醫。
若有需要醫師協助轉介
何時應該到大醫院看病?葉勝雄醫師表示,當寶寶已經先在診所看診之後,經由診所醫師判斷病情嚴重須轉診至醫院,或是除了基本身體檢查之外,還要進行超音波、X光、心電圖等檢查。因為一般小診所不一定會有這些設備,所以要到設備較齊全的大醫院就醫。
醫院診所分工照護健康
醫療院所分成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基層院所,這之間有何差異?為何要有此分級?衛生福利部根據醫療院所的專業人員及設備、服務內容的不同做醫療分級,目的在於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使得醫院提供急重症照護,診所提供初級照護,讓各級醫院診所發揮適當的醫療服務功能。
而這次的門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有降也有升,調降經轉診之門診費用、調漲未經轉診之門診負擔,希望透過新的規定與制度,鼓勵民眾回到基層院所就醫,若有需要再轉診到大型醫院,養成「小病看診所、大病看醫院」習慣,建立起分工的醫療體系,各自扮演好角色,如此才是真正照顧到民眾就醫的權益。
對於醫院與診所的差異,葉勝雄醫師認為最主要的差別於健保資源分配的不同,醫學中心擁有較多健保的補助及資源,相反地診所能夠獲得補助及資源較少,而且在設備和給付上的限制較多。另外則是與教學目的有關,地區醫院等級以上的院所,要負責訓練見習、實習、住院醫師、臨床研究醫師,以期未來能獨當一面。
離家近的診所看病才方便
就一般正常情況來說,葉勝雄醫師認為,生病應該先看自己的家庭醫生,如診治醫師認為需為進一步診療檢查時,再由醫師開立轉診單,轉診至醫院就醫,不僅減少寶貴的醫療資源浪費,也能減少個人就醫負擔與就醫成本。然而,臺灣看病非常自由,爸媽想要掛醫學中心的門診就可以掛,其實這才是不太正常的現象。
葉勝雄醫師則指出,如果寶寶感冒發燒,可能短時間之內就需要看2、3次的醫生,因此,對於爸媽來說,帶寶寶到距離住家較近的診所較為方便。至於大醫院,可能每次看診都得大排長龍,花不少時間在排隊上,還要負擔較高的費用,這或許對於就醫十分方便的臺北市可能較無差別,但其他地方,醫院離住家的距離可能較遠了。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7年4月號。http://new.mababy.com/
生病先到附近診所看病
寶寶生病不舒服,什麼情況到住家附近的診所就醫即可?什麼狀況應該到大醫院看病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副院長葉勝雄醫師指出,當家中寶寶身體出現任何不適,無論發燒、咳嗽還是嘔吐、腹瀉,都可以先到住家附近的兒科診所就醫。
18歲以下就是看小兒科
而且,只要是18歲以下的兒童或青少年生病,都應該尋求兒科醫師的診治。主要是因為兒童並不是大人的縮小版,兒童與成人的疾病形態差異甚大,此外,由於兒童的身體器官尚未成熟,在用藥的成分選擇與劑量也有成人有相當大的不同,因此,衛生福利部也建議18歲以下選擇至兒科院所就醫。
若有需要醫師協助轉介
何時應該到大醫院看病?葉勝雄醫師表示,當寶寶已經先在診所看診之後,經由診所醫師判斷病情嚴重須轉診至醫院,或是除了基本身體檢查之外,還要進行超音波、X光、心電圖等檢查。因為一般小診所不一定會有這些設備,所以要到設備較齊全的大醫院就醫。
醫院診所分工照護健康
醫療院所分成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基層院所,這之間有何差異?為何要有此分級?衛生福利部根據醫療院所的專業人員及設備、服務內容的不同做醫療分級,目的在於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使得醫院提供急重症照護,診所提供初級照護,讓各級醫院診所發揮適當的醫療服務功能。
而這次的門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有降也有升,調降經轉診之門診費用、調漲未經轉診之門診負擔,希望透過新的規定與制度,鼓勵民眾回到基層院所就醫,若有需要再轉診到大型醫院,養成「小病看診所、大病看醫院」習慣,建立起分工的醫療體系,各自扮演好角色,如此才是真正照顧到民眾就醫的權益。
對於醫院與診所的差異,葉勝雄醫師認為最主要的差別於健保資源分配的不同,醫學中心擁有較多健保的補助及資源,相反地診所能夠獲得補助及資源較少,而且在設備和給付上的限制較多。另外則是與教學目的有關,地區醫院等級以上的院所,要負責訓練見習、實習、住院醫師、臨床研究醫師,以期未來能獨當一面。
離家近的診所看病才方便
就一般正常情況來說,葉勝雄醫師認為,生病應該先看自己的家庭醫生,如診治醫師認為需為進一步診療檢查時,再由醫師開立轉診單,轉診至醫院就醫,不僅減少寶貴的醫療資源浪費,也能減少個人就醫負擔與就醫成本。然而,臺灣看病非常自由,爸媽想要掛醫學中心的門診就可以掛,其實這才是不太正常的現象。
葉勝雄醫師則指出,如果寶寶感冒發燒,可能短時間之內就需要看2、3次的醫生,因此,對於爸媽來說,帶寶寶到距離住家較近的診所較為方便。至於大醫院,可能每次看診都得大排長龍,花不少時間在排隊上,還要負擔較高的費用,這或許對於就醫十分方便的臺北市可能較無差別,但其他地方,醫院離住家的距離可能較遠了。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7年4月號。http://ne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