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I 翼賢的歐亞200天 用旅行擁抱世界
在7個月內走遍歐亞36個國家、80 個城市的翼賢,手中拿著iPad和我分享他旅途中的珍貴影像。聊著那一路上的見聞和際遇,他將世界擺在你我眼前,或許看完這篇採訪你也會跟我一樣,心中一股熱血蠢蠢欲動。
作者介紹
曾旅居北美西雅圖的翼賢,攝影資歷約七年,主要以拍攝風景速寫與人像寫真為主,擁有豐富海外攝影經驗,行腳遍及歐美城市與各大國家公園,對於城市人文可說是相當嚮往,而對他來說,那存在影像裡的力量,是需要慢慢從旅途中尋覓出來。
Flickr:www.flickr.com/louistop
FB:www.facebook.com/travelinworld
Q:什麼時候開始愛上旅行,成為攝影背包客的契機是什麼?
我最初是因為玩攝影,為了要看更多的美景所以開始環島,那是讓我成為背包客的一個啟蒙。而真正的關鍵應該是後來到西雅圖的時候,我在Hostel碰到兩個人,一個是環遊世界接近尾聲的香港人,另一個是在加拿大打工渡假、然後來美國玩的台灣人,他們同時間讓我受到一些刺激,讓我知道原來也可以這樣旅行,因為在我大學那個年代,還沒有那麼多人去打工渡假。此外,那時去西雅圖是我首次一個人出國,什麼都要你自己來的時候膽子就會大,而且當你受過別人幫助,就會更想去回饋。
Q:人文和風景你皆有涉獵,我特別好奇你如何拍攝旅途中的陌生人?另外,我發現你的作品常常會有人在畫面中點綴,這和一般避開人拍空景,取景的思維上有何不同?
拍陌生人,我的方式比較介於動感小帆和張雍之間,小帆會主動去逗陌生人,還沒按下快門就已經跟大家玩在一起了,張雍則是拍之前不一定會跟人家講,如果被發現了則會跟對方點頭示意。而我介於這兩者之間,如果我希望對方給我一些動作,我會主動去問,經過聊天和討論才開始拍攝,所以對我來說沒有絕對。而且國情不同大家的觀念也不太一樣,例如印度、尼泊爾很好拍,全部的人都在搶鏡頭,可是到歐洲之後,有些人其實不一定願意入鏡。像我有次去洗衣服,當時有個女生坐在旁邊的長椅上,雅痞的穿著加上燈光氛圍,那個畫面其實滿好看的,可是我覺得不管怎麼做,按下快門前就一定會被她發現,所以我就直接去詢問對方的拍照意願,雖然最後被拒絕了,但那也沒關係。
用人點綴這個部分,很多時候是因為幸運,剛好就有人出現,讓照片能夠加分再加分。但最重要的還是觀察力,不要等人走進畫面裡才開始思考,而是要在這個人從畫面外準備走進來時,就要想我有沒有機會拍到他?換句話說,你必須知道當場的所有人在幹嘛?掌握大家的行進動線,去做一個視覺的預想。那個影像瞬間是長期累積出來的,所以我會建議有時候要把相機放下來,先欣賞再拍照,太急著拍攝可能會喪失許多細節,因為觀景窗太小了。
Q:那7個月的歐亞行程是如何規劃的?而到了當地要拍照,事前會有縝密的攝影計畫嗎?
我出發之前只買了兩段機票,從台灣到馬來西亞,再從馬來西亞到尼泊爾,然後因為跟朋友約好在埃及碰頭,所以進印度之前我已經先在想下一站要去哪裡,估算怎麼運用到埃及前的這段空檔時間。最後我選擇在杜拜停留幾天,到了埃及與朋友會合,之後再一起去約旦、以色列。因此行程沒有那麼絕對,後來到歐洲也常因為一些因素更改路線,但真要說有什麼考量,就是以氣候為優先。因為整個歐洲緯度都很高,所以我刻意把北歐和莫斯科的部分留在7、8 月,尤其挪威一旦到9月之後就沒什麼好看的了。而規劃當地行程,關鍵是你怎麼找到交通和住宿,只要能到市區其他都可以慢慢來。住宿我大部分都是找Hostel,有時候也會用沙發衝浪的方式,但因為都要事先接洽,更改行程時會比較麻煩。玩的部分,當地的Information Center都可以問,甚至去看Flickr上的照片,有些人會留地名,有興趣就去查怎麼走。像聖殿岩這個景點就是我們到挪威才發現的,但跟那時規劃的行程其實不太順,後來還是決定要去,連睡兩天夜車就是為了爬那座山。
攝影方面我比較隨遇而安,當然排行程時還是會邊看有什麼可以拍,但我並不是為了攝影出去旅行,而是去旅行順便攝影。比較幸運的是我碰到滿多的慶典,可以拍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但我不會刻意去安排與慶典相關的行程,因為住宿和交通一定很貴,只是誤打誤撞遇到了,就會盡力去挑戰、去參與。例如我一進斯德哥爾摩,沒想到過兩天就有同志大遊行,而我到西班牙的時候,剛好就碰到巴塞隆納一年一度的慶典,當知道有這些活動,自然會開始查資料有什麼可以拍。
Q:旅途中如何找人結伴同行,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我換過不同的旅伴滿多次,最初只有大概3個人,會跟我確定要一起去哪裡,其他旅伴就是在當地認識的玩家,例如住Hostel就會有人問說,明天要包車出去你要不要一起來之類。我整趟旅程下來大概有1/4是有旅伴的,好處是住宿一定會省錢,然後能注意彼此的安全,大家還可以互相拍照,而且如果他能力夠強,甚至可以幫你解決一些事情。至於是不是個好旅伴,其實有些蛛絲馬跡可循,例如出發前說什麼都你決定的話,這個就有問題了,沒辦法自己做功課、沒辦法獨立運作的人我不會考慮讓他作為旅伴。另外,我下次徵旅伴還會考量到,他有沒有一個人出去旅行超過7天以上,這也是個參酌的重點。
Q:請分享一下你所攜帶的器材和個人物品。另外,關於旅途中照片的儲存、整理和備份是如何作業的?
器材的部分, 主要就是含Canon EOS 5D Mark Ⅲ在內的1機4鏡,然後電池3顆, 還有1支腳架。但我覺得4鏡太多了,未來會調整為2~3鏡(16-35mm、24-70mm、135mm)。移動時,我前後各揹一個包包,後面是裝行李,因為只有一個開口,所以我必須做好我的收納和分類, 衣物裝一袋, 充電器和硬碟等3C 配件會另外裝,要用的時候馬上就知道該拿哪一袋出來;至於揹在胸前的背包就是放相機和筆電。另外,錢我也都會分開放,兩隻鞋子的鞋墊裡會各放一張百元美鈔,筆也會藏錢,這些都是急用時的救命錢。照片儲存方面,除了筆電我另外帶了兩顆硬碟,總共大概是3T的容量,全程RAW檔拍攝,檔案我會備份2~3份。那7個月的照片其實到現在都還沒整理完,旅途中我只會先修一些放Facebook,或是有需要哪些特定主題的話我才會先處理,不然就是我在機場等轉機的時候,會把前幾個國家拍的照片挑一些精選出來後製。
更多精采內容請參閱 DIGIPHOTO數位相機採購活用 No.67!
作者介紹
曾旅居北美西雅圖的翼賢,攝影資歷約七年,主要以拍攝風景速寫與人像寫真為主,擁有豐富海外攝影經驗,行腳遍及歐美城市與各大國家公園,對於城市人文可說是相當嚮往,而對他來說,那存在影像裡的力量,是需要慢慢從旅途中尋覓出來。
Flickr:www.flickr.com/louistop
FB:www.facebook.com/travelinworld
Q:什麼時候開始愛上旅行,成為攝影背包客的契機是什麼?
我最初是因為玩攝影,為了要看更多的美景所以開始環島,那是讓我成為背包客的一個啟蒙。而真正的關鍵應該是後來到西雅圖的時候,我在Hostel碰到兩個人,一個是環遊世界接近尾聲的香港人,另一個是在加拿大打工渡假、然後來美國玩的台灣人,他們同時間讓我受到一些刺激,讓我知道原來也可以這樣旅行,因為在我大學那個年代,還沒有那麼多人去打工渡假。此外,那時去西雅圖是我首次一個人出國,什麼都要你自己來的時候膽子就會大,而且當你受過別人幫助,就會更想去回饋。
Q:人文和風景你皆有涉獵,我特別好奇你如何拍攝旅途中的陌生人?另外,我發現你的作品常常會有人在畫面中點綴,這和一般避開人拍空景,取景的思維上有何不同?
拍陌生人,我的方式比較介於動感小帆和張雍之間,小帆會主動去逗陌生人,還沒按下快門就已經跟大家玩在一起了,張雍則是拍之前不一定會跟人家講,如果被發現了則會跟對方點頭示意。而我介於這兩者之間,如果我希望對方給我一些動作,我會主動去問,經過聊天和討論才開始拍攝,所以對我來說沒有絕對。而且國情不同大家的觀念也不太一樣,例如印度、尼泊爾很好拍,全部的人都在搶鏡頭,可是到歐洲之後,有些人其實不一定願意入鏡。像我有次去洗衣服,當時有個女生坐在旁邊的長椅上,雅痞的穿著加上燈光氛圍,那個畫面其實滿好看的,可是我覺得不管怎麼做,按下快門前就一定會被她發現,所以我就直接去詢問對方的拍照意願,雖然最後被拒絕了,但那也沒關係。
用人點綴這個部分,很多時候是因為幸運,剛好就有人出現,讓照片能夠加分再加分。但最重要的還是觀察力,不要等人走進畫面裡才開始思考,而是要在這個人從畫面外準備走進來時,就要想我有沒有機會拍到他?換句話說,你必須知道當場的所有人在幹嘛?掌握大家的行進動線,去做一個視覺的預想。那個影像瞬間是長期累積出來的,所以我會建議有時候要把相機放下來,先欣賞再拍照,太急著拍攝可能會喪失許多細節,因為觀景窗太小了。
Q:那7個月的歐亞行程是如何規劃的?而到了當地要拍照,事前會有縝密的攝影計畫嗎?
我出發之前只買了兩段機票,從台灣到馬來西亞,再從馬來西亞到尼泊爾,然後因為跟朋友約好在埃及碰頭,所以進印度之前我已經先在想下一站要去哪裡,估算怎麼運用到埃及前的這段空檔時間。最後我選擇在杜拜停留幾天,到了埃及與朋友會合,之後再一起去約旦、以色列。因此行程沒有那麼絕對,後來到歐洲也常因為一些因素更改路線,但真要說有什麼考量,就是以氣候為優先。因為整個歐洲緯度都很高,所以我刻意把北歐和莫斯科的部分留在7、8 月,尤其挪威一旦到9月之後就沒什麼好看的了。而規劃當地行程,關鍵是你怎麼找到交通和住宿,只要能到市區其他都可以慢慢來。住宿我大部分都是找Hostel,有時候也會用沙發衝浪的方式,但因為都要事先接洽,更改行程時會比較麻煩。玩的部分,當地的Information Center都可以問,甚至去看Flickr上的照片,有些人會留地名,有興趣就去查怎麼走。像聖殿岩這個景點就是我們到挪威才發現的,但跟那時規劃的行程其實不太順,後來還是決定要去,連睡兩天夜車就是為了爬那座山。
攝影方面我比較隨遇而安,當然排行程時還是會邊看有什麼可以拍,但我並不是為了攝影出去旅行,而是去旅行順便攝影。比較幸運的是我碰到滿多的慶典,可以拍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但我不會刻意去安排與慶典相關的行程,因為住宿和交通一定很貴,只是誤打誤撞遇到了,就會盡力去挑戰、去參與。例如我一進斯德哥爾摩,沒想到過兩天就有同志大遊行,而我到西班牙的時候,剛好就碰到巴塞隆納一年一度的慶典,當知道有這些活動,自然會開始查資料有什麼可以拍。
Q:旅途中如何找人結伴同行,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我換過不同的旅伴滿多次,最初只有大概3個人,會跟我確定要一起去哪裡,其他旅伴就是在當地認識的玩家,例如住Hostel就會有人問說,明天要包車出去你要不要一起來之類。我整趟旅程下來大概有1/4是有旅伴的,好處是住宿一定會省錢,然後能注意彼此的安全,大家還可以互相拍照,而且如果他能力夠強,甚至可以幫你解決一些事情。至於是不是個好旅伴,其實有些蛛絲馬跡可循,例如出發前說什麼都你決定的話,這個就有問題了,沒辦法自己做功課、沒辦法獨立運作的人我不會考慮讓他作為旅伴。另外,我下次徵旅伴還會考量到,他有沒有一個人出去旅行超過7天以上,這也是個參酌的重點。
Q:請分享一下你所攜帶的器材和個人物品。另外,關於旅途中照片的儲存、整理和備份是如何作業的?
器材的部分, 主要就是含Canon EOS 5D Mark Ⅲ在內的1機4鏡,然後電池3顆, 還有1支腳架。但我覺得4鏡太多了,未來會調整為2~3鏡(16-35mm、24-70mm、135mm)。移動時,我前後各揹一個包包,後面是裝行李,因為只有一個開口,所以我必須做好我的收納和分類, 衣物裝一袋, 充電器和硬碟等3C 配件會另外裝,要用的時候馬上就知道該拿哪一袋出來;至於揹在胸前的背包就是放相機和筆電。另外,錢我也都會分開放,兩隻鞋子的鞋墊裡會各放一張百元美鈔,筆也會藏錢,這些都是急用時的救命錢。照片儲存方面,除了筆電我另外帶了兩顆硬碟,總共大概是3T的容量,全程RAW檔拍攝,檔案我會備份2~3份。那7個月的照片其實到現在都還沒整理完,旅途中我只會先修一些放Facebook,或是有需要哪些特定主題的話我才會先處理,不然就是我在機場等轉機的時候,會把前幾個國家拍的照片挑一些精選出來後製。
更多精采內容請參閱 DIGIPHOTO數位相機採購活用 No.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