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平科大IT不輸頂尖大學,資源少也持續資訊改造再優化

修平科大IT不輸頂尖大學,資源少也持續資訊改造再優化

雖然IT預算遠不如國立大學,但修平科大IT仍堅持9成資訊系統自主開發,在有限資源下,仍持續追求IT不斷再進步,不只翻新IT架構,甚至還打造出PUE 1.5的企業級機房(攝影/洪政偉)。

即使是國立大學資源相對充足,但要讓資訊單位做到完全自主開發,而不委外,其實是很困難的事。畢竟每天應付常態例行業務,就耗掉不少時間,很難有閒暇和充裕人力專注新系統及應用的開發,這對於資源分配更吃緊的私立大學更不用說。

但同樣是私立學校,修平科大IT的作法卻很不一樣,雖然IT預算遠不如國立大學,每年預算大約只有1千多萬,但修平科大IT仍然堅持9成資訊系統要自主開發,在有限資源下,仍然持續追求要讓IT不斷的再進步,對於IT改造的企圖心,完全不輸國內頂尖大學,不只翻新IT架構,更不斷嘗試新的IT技術,擁抱新世代IT,甚至也打造現代化的企業級機房,背後重要的關鍵推手,就是修平科大資訊處資訊長姜文忠。

全校逾9成資訊系統皆自行開發

不像許多大學校務資訊系統大多是委外開發,修平科大的IT部門,從10年前就全面資訊自主開發,超過9成的系統開發都一手包辦,包括了學務、教務、人事、總務等系統,只有少數例外,像是會計、財產等。 但姜文忠並不居功,反倒歸功於前資訊主任,幫了很大的忙,先起頭,邁出校內自主開發的第一步。他指出,自主開發的好處更能符合使用者需求,而且有了更高自主性,可以掌握了系統開發的主導權與核心技術,日後也可隨著教育部頒布新政策,或學校管理措施異動,馬上就能因應,快速的擴充,或是修改系統功能。

對於如何讓資訊人員有充沛時間寫程式?他的答案只有一句話:「盡可能不讓IT人員碰觸行政業務。」方法看似簡單,但卻少有資訊主管能夠真正落實。畢竟資訊人員平時處理雜事很多,從負責資訊設備維運,到提供行政諮詢、與業務單位打交道,常常還得負責修理電腦等大小事,工作經常都弄不完,一整天耗在處理例行瑣事更是家常便飯,很難有空閒專注於系統開發。

所以姜文忠的原則是,資訊人員一概不碰行政業務,只有少數例外,像是開發溝通等,才需要與業務單位打交道,至於其他繁瑣的行政工作,都親自交由他與秘書兩人一手包辦,「我每天的工作很輕鬆,就是陪業務單位聊天、喝咖啡」他打趣的說。至於像是維護電腦等例行工作,他則會交由其他工讀生處理,甚至還將辦公座位以隔板隔開,以便提供一個獨立不受影響的開發環境,讓資訊人員能更專注在程式開發上,而不受任何打擾,「程式開發人員不應該受到干擾。」他如此說道。

光有時間開發還不夠,這些IT人員還必須具有足夠的程式開發能力,可是要找到好的IT開發人才,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他的作法是,從校內畢業生來延攬優秀人才。他笑著說,現在的資訊組員,幾乎8成以上都是他教過的學生,對於每位新進的資訊人員,他比誰都還要熟悉,更懂得如何悉心栽培,甚至有的學生已經從職員升到主管,現在仍然持續擔任程式開發的任務。「只用自己能掌握住的人」他說。就連用人,姜文忠也有自己一套理念堅持。

不過,在系統開發上,他並不堅持非得要百分之百完全自主開發,而視需要投入的人力和成本來衡量,還是會考慮直接購買現成的套裝軟體,像是遠距教學視訊會議系統、考試或其他教學用的系統都外購。但他唯一的堅持是,校內引進的任何一套資訊系統,都必須經過資訊單位嚴格把關,並且加以納管,以確保相關服務能與其他校內系統整合,以避免變成孤兒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