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孩說「我的、都是我的」怎麼辦?6方法教孩子「分享」
當孩子佔有慾太強,什麼東西都喊「我的!全都是我的!」的時候,其實就代表他們開始發展「所有權」的概念,進入了「全部都是我的」階段或「我的」階段。
當孩子出現佔有慾強的特徵,動不動就對某件物品宣示主權時,就表示他們開始有「所有權」(the concept of possession)的概念,這是個相當重要的的發展里程碑。但為了讓他們更融入團體生活,父母要如何幫助他們呢?
什麼是「我的」階段?
隨著孩子發展出所有權的概念,他們會開始測試大人的底線和想辦法獨立。或許孩子此時的行為讓父母很頭痛,但它不過就是個過渡期,安慰自己「過了就好」。
1.凡我所見.皆是我的!
孩子對一個物品產生占有慾,或否定他人的所有權主張,例如:「不是媽媽的,是我的」、「不是爸爸的,是我的」,都顯示出孩子已經開始理解:人物品之間存在著關聯性。
2.先喊先贏或先搶先贏
研究顯示,2至4歲的兒童認為「先擁有該物品的人,才是正當的擁有者」。因此,學步兒在玩耍時,最常出現的爭執對話就是:「我先拿到的/看到的」、「我先的」、「不是,我先!」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
由於每個小孩的個性與所處情境均不同,因此,沒有一個方法適用於每一個人,家長須判斷當下情境適合使用哪種方法,協助孩子調解紛爭。
1.明白告知.擁有者是誰或孩子擁有什麼
在這一階段,學步兒只是分不太清楚哪些是他們的、哪些不是。不妨可利用他們「先喊先贏」的觀念,搶先在孩子主張所有權之前,很明確地告知孩子哪些是他們的,他們可能就不會再堅持下去。
當孩子出現佔有慾強的特徵,動不動就對某件物品宣示主權時,就表示他們開始有「所有權」(the concept of possession)的概念,這是個相當重要的的發展里程碑。但為了讓他們更融入團體生活,父母要如何幫助他們呢?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什麼是「我的」階段?
隨著孩子發展出所有權的概念,他們會開始測試大人的底線和想辦法獨立。或許孩子此時的行為讓父母很頭痛,但它不過就是個過渡期,安慰自己「過了就好」。
1.凡我所見.皆是我的!
孩子對一個物品產生占有慾,或否定他人的所有權主張,例如:「不是媽媽的,是我的」、「不是爸爸的,是我的」,都顯示出孩子已經開始理解:人物品之間存在著關聯性。
2.先喊先贏或先搶先贏
研究顯示,2至4歲的兒童認為「先擁有該物品的人,才是正當的擁有者」。因此,學步兒在玩耍時,最常出現的爭執對話就是:「我先拿到的/看到的」、「我先的」、「不是,我先!」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
由於每個小孩的個性與所處情境均不同,因此,沒有一個方法適用於每一個人,家長須判斷當下情境適合使用哪種方法,協助孩子調解紛爭。
1.明白告知.擁有者是誰或孩子擁有什麼
在這一階段,學步兒只是分不太清楚哪些是他們的、哪些不是。不妨可利用他們「先喊先贏」的觀念,搶先在孩子主張所有權之前,很明確地告知孩子哪些是他們的,他們可能就不會再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