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日常6件事.新生兒照護輕鬆上手

家有新生兒,相信讓不少新手爸媽感到手忙腳亂!別緊張,這是很正常的事,但只要願意動手做、用心學,照顧寶寶大小事一定會熟能生巧,愈做愈好。想要輕鬆上手,就從做好日常6件事開始,透過專家解說技巧,幫助爸媽早日掌握照顧訣竅,更能從育兒生活中享受親子互動的樂趣。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面對新生兒的到來,新手父母莫不感到緊張,深怕自己一個閃失就讓寶寶怎麼了。其實寶寶沒有那麼脆弱,而父母也不如自己所想的不靠譜!放心,照顧寶寶不難,多做幾次就能上手,沒有人一開始就厲害,都是邊做邊學才有的成績!

餵奶.看懂飢餓訊號
當寶寶肚子餓時,會出現特定的飢餓訊號,較為鎮定的表現包含頭開始左右擺動、舌頭攪動、四肢揮動,像是在找奶頭或奶瓶的樣子,抑或是寶寶的手直接伸進嘴巴裡吸,代表要喝奶。

宥宥產後護理之家護理長陳崇芬提醒,倘若寶寶餐與餐之間的間隔時間逐漸縮短,即要為寶寶增加奶量,每次以10c.c.為主,如一餐喝120c.c提升為130c.c.。

洗澡.多洗幾次即能上手
洗澡是增進親子感情的美好時光,卻也是爸媽最害怕的事,寶寶的身體軟趴趴的,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會弄傷他,其實只要掌握基本概念,多加練習,新手爸媽都能上手。

洗澡後的臍帶很重要,在寶寶洗完澡後,將棉花棒沾取濃度75%的酒精,把臍帶的根部撥開,沿著根部往上繞一圈即可,「一天約消毒兩次,如有沾染到排泄物,可再增加消毒次數。」臍帶一般約7到10天會自動脫落,有些則會到滿月。

排泄.觀察尿量與糞便顏色
建議爸媽幫寶寶換尿布時,觀察尿量與糞便顏色,以大概了解寶寶目前的身體狀態。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新生兒科主任趙露露表示,寶寶的排尿量與體重呈正比,以公斤數乘上3~5c.c.,約為寶寶每小時的尿量。

透過觀察便便,爸媽可檢視寶寶的腸胃道是否出現問題。剛出生的寶寶,腸胃蠕動比較快,排便次數也較多,且多解不成形的軟便,或是略帶水狀的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