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週年,全球化已死還是巴爾幹化?

當您閱讀到本文時,或許您正徜徉於煙花三月的櫻花林下,在落英繽紛中翛然地度過228連假。但曾有多少人還記得,在去年的2月24日,自普丁在莫斯科黎明時分,無預警地向全世界放送了一支「向烏克蘭宣戰」的直播影片,開啟了這場世紀之戰,就自此等不到狼煙撲滅的一刻。

只能說,繁花易落盡、曙光總難現。當戰事屆滿一週年之際,非但沒有殺青完結,可悲的是,還以未完待續的外掛,在世紀的動盪史,持續占據篇章。

回顧這一年來,身為局外人的你我,或許只感受到東西方之間的相互制裁愈演愈烈、能源因而短缺、物價為此飆漲、供應鏈從此乾坤大挪移,鮮少人注意到,在這365天中,估計已有超過10萬名的兵民傷亡,其中有400多名是兒童,更有17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足足是?利亞內戰的3倍。

然而歷史之所以為會一再重演,乃在於人們總習慣將教訓擺在史冊裏,而非內化到意識型態裏。這次俄烏戰爭其實最令人感嘆的是,他非但沒成為讓世人冷靜的安定劑,反倒成了加速世界裂解的助燃劑。

即便世人都目睹了這一年來世界因紛爭而帶來了災難式的懲罰,卻依然在這一年內以舖天蓋地的規模進行全方位的裂解,從軍事、政治、貿易,以至於文化進行有形或無形的「去全球化」,在強權的各自扞格下,自1991年12月25日蘇聯徹底瓦解、冷戰結束,人們共享普世規格,同步成長的「全球化」似乎終結。

雖然全球化濫觴於18世紀的工業化,但在冷戰結束後,由美國主動的新秩序,才讓真正的全球化掀開了扉頁。這30年間,在在強權寫手全球經濟發展下,推倒各國疆界,將全球全球市場乃至商品,進行一體化。

特別在美國主導下,全球化產業鏈被明確分工為「生產國」「資源國」與「消費國」。其中歐美先進國作為主要消費國,向全球提供需求技術與資本,而俄羅斯中東等傳統資源強國則奉獻全球供應能源及原物料。至於勞力豐沛的中印等國,則身製造生產大國。

在此生態系中,生產國獲取就業需求,帶動經濟發展,消費國贏得更高性價比的產品資源,資源國則靠著販售資源得利,達成參與方互利共贏的局面。但就誠如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開宗明義就提及:「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看似共贏的全球化也開始缺點敗露。

就拿富含石油鐵礦與糧食的「資源國」拉丁美洲來說,卻在美國等「消費國」的強勢資金主導下,生產先進國家所需的物品,在產品全數廉價外銷後,卻使得拉美自己本身賴以維生的資源,還得向外高價採購。

也就是說,不對稱的依存關係中,強勢方藉著國際聯盟獲取戰略利益,而弱勢方不但被當韭菜割,更可能成為強國博弈中的棋子。

然而全球化的後遺症,也絕非弱國的專利。當強勢國貪圖廉價資源開始將生產外包時,則也開始出現產業空洞化,當就業機會被「生產國」取代後,加速了強國底層民眾的貧窮化,這也就是美國中西部鐵鏽帶形成的原因。

2018年一項調查顯示,高達1/3美國中等收入成人手頭甚至沒有400美元,足以支付無預警的支出。於是美國才會倒果為因將情緒發洩到中國等代罪羔羊身上,而「制裁」為名行「報復」之實。

由此可以窺知,這場由美國撰寫的全球化,非但沒有舉世皆贏,更未必是普世價值。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羅德里克曾提出一個「全球經濟的三元悖論(Trilemma of Global Economy)」即,全球化、民主、主權只能擇其二,「如果你選擇民主跟主權,你就很難全球化。」

而在這個「地緣政治」凌駕商業「比較利益」(即生產或貿易的抉擇,會遵循低本高利的原則)時,張忠謀才會感嘆:「全球化幾乎已經死亡,自由貿易也幾乎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當全球的單極主導的「全球化」漸漸退場後,取而代之的不是「去全球化」,而是「全球兩極化(多極化)」甚至「全球巴爾幹化」。

由於國際的貿易、科研、軍事,甚至關乎人類存亡的氣候變遷,都不能單打獨鬥,都需要合作。只是將演變成政治決定經濟,立場制度相左右減少往來依賴,政治外交價值相近者拉幫結派,在黨同伐異下,貿易依著政治圈地劃線的型勢愈發清晰,亦即「全球化可能未死,只是大改版。」

最令人擔心的就是演變成政治經濟學上所稱的「巴爾幹化」。這是拿歐洲火藥庫巴爾幹半島來作比喻,指的是原本一個較大的國家或地區因政治立場不同,而分裂為許多小國,但裂解後國家關係持續緊張,對內凝聚力強,對外劍拔駑張。試想,若將來世界分裂為美、中兩大系統,是否也是另一個「巴爾幹化」的呈現?

其實張忠謀會對「全球化已死」會發出悼念之辭,就是深覺台灣產業之所以能數度成功轉型,甚至締造無數個隱形冠軍,就是因為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在普世的規格上,讓市場不大的台灣,能享有全球化的市場,進而創造經濟奇跡,然而一但世界「巴爾幹化」,台灣會怎樣?

交流、共享、共生,才是國際秩序王道

《遠見》在俄烏戰爭週年之際,特別有感而策劃了封面專題〈裂解後,再全球化〉,重點不在為「全球化是否已死?」下定論,而是探討當上一代全球化退場後,下一起全球化的脈絡和結構。無論未來世界是中美兩極抑或多極並立的全球化,台灣如何在「再全球化」的生態中,生存得利?

值得一提的是,《遠見》始終認為交流、共享、共生永遠是國際生存的王道,因此我們檢討的是「美式」的全球化,擔心的「美式」的「去全球化」,更想提醒的是,台灣將來參與「再全球化」的過程中,如何避免再度落入「美式陷阱」?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President of Ukraine官網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3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