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詐欺犯罪逾700億!洗刷詐騙之島惡名,台灣戰起來
在台灣,很少有人沒接過騙人訊息吧?2022年,詐騙集團利用多層次「養套殺」,一年平均犯罪所得700億,嚴重危害國家及社會安全。詐欺案件五花八門,前三大類型為投資詐騙、解除分期付款、假網拍等,受害人數愈來愈多,儼然成為民怨之首。台灣為何慘淪詐騙之島?《遠見》深入探討詐騙案層出不窮的成因、影響,以及產官學界解決之道。
你經常網購嗎?你會在臉書或LINE群組加陌生好友或點選網址嗎?甚至,你的個資是否曾遭外洩?還是,你已經在投資群組裡跟著老師賺大錢了?
試著回答上述問題,或可測試你的詐騙風險指數有多高。
根據一份政府報告指出,2022年,詐騙集團利用多層次的細膩手法「養套殺」,一年平均犯罪所得700億,已嚴重危害國家及社會安全。
根據警政署統計,2022年受理詐欺案共2.97萬件,增幅達兩成,更創十年新高,常見詐騙手法,包括「投資詐騙」「解除分期付款」「假網拍」「猜猜我是誰」等。
光今年上半年就1066件、財損逾6.7億元
目前又以投資詐騙最猖獗,今年上半年達1066件、財損金額逾6.7億元,詐騙集團無所不用其極,造成民眾財產損失甚鉅。
警方分析,投資詐欺案件手法及話術,分為「拉入」「洗腦」及「完詐」三個階段。
一、在「拉入」階段,詐騙集團透過電話、簡訊、網路社群、通訊軟體或交友軟體主動認識被害人,並假借股票、虛擬通貨、期貨、外匯及基金等名義,吸引民眾加入LINE投資群組,散播「低門檻高獲利」、「飆股明牌」等廣告訊息(如投資股票、基金、期貨、外匯、虛擬貨幣……),以保證獲利、註冊儲值、報明牌等關鍵字。
二、來到「洗腦」階段,理財群組內均會有理財老師或投資助理,大方講述如何投資賺錢,並配合布置在群組內眾多暗樁,逐日貼出對帳單、高額獲利等方式,吹捧理財老師明牌很準,虛擬貨幣前景無限等語。以此誘使被害人匯款至犯嫌指定理財帳戶、加入架設之假投資平台。
你經常網購嗎?你會在臉書或LINE群組加陌生好友或點選網址嗎?甚至,你的個資是否曾遭外洩?還是,你已經在投資群組裡跟著老師賺大錢了?
試著回答上述問題,或可測試你的詐騙風險指數有多高。
根據一份政府報告指出,2022年,詐騙集團利用多層次的細膩手法「養套殺」,一年平均犯罪所得700億,已嚴重危害國家及社會安全。
根據警政署統計,2022年受理詐欺案共2.97萬件,增幅達兩成,更創十年新高,常見詐騙手法,包括「投資詐騙」「解除分期付款」「假網拍」「猜猜我是誰」等。
光今年上半年就1066件、財損逾6.7億元
目前又以投資詐騙最猖獗,今年上半年達1066件、財損金額逾6.7億元,詐騙集團無所不用其極,造成民眾財產損失甚鉅。
警方分析,投資詐欺案件手法及話術,分為「拉入」「洗腦」及「完詐」三個階段。
一、在「拉入」階段,詐騙集團透過電話、簡訊、網路社群、通訊軟體或交友軟體主動認識被害人,並假借股票、虛擬通貨、期貨、外匯及基金等名義,吸引民眾加入LINE投資群組,散播「低門檻高獲利」、「飆股明牌」等廣告訊息(如投資股票、基金、期貨、外匯、虛擬貨幣……),以保證獲利、註冊儲值、報明牌等關鍵字。
二、來到「洗腦」階段,理財群組內均會有理財老師或投資助理,大方講述如何投資賺錢,並配合布置在群組內眾多暗樁,逐日貼出對帳單、高額獲利等方式,吹捧理財老師明牌很準,虛擬貨幣前景無限等語。以此誘使被害人匯款至犯嫌指定理財帳戶、加入架設之假投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