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心據點 大稻埕戲苑 搭起傳統戲劇橋梁

大稻埕戲苑透過甄選機制,在創作者、演出者、觀眾之間,搭起溝通平台,成為「戲曲『心』據點」;青年歌仔戲演員在此接受培訓,隨時準備登場,開啟劇藝人生新舞台。

位在台北市迪化街永樂市場樓上的社教館大稻埕戲苑,好戲連臺。今年6月,歌仔戲《樊江關》、豫劇《穆桂英》和《王魁負桂英》才剛落幕,歌仔戲《蓬萊傳奇—韓湘子》、《陰界咒怨》、客家戲《父子情深》、《鎮海女神林默娘》,7月緊接著上場。
8月也已排定歌仔戲《武松殺嫂》、《長生刺》,以及說唱藝術《驚笑七月伴》、《說唱玩國》……。
大稻埕戲苑是大台北地區傳統戲曲的「戲窟」,歌仔戲、京劇、豫劇、客家戲、布袋戲、南管、北管、說唱、黃梅戲等傳統戲曲的表演者,都能在這找到揮灑的舞台。

活動中心改建為劇場「戲窟」
翻開台北的開發史,大稻埕與艋舺是最早形成的中國大陸閩南漢人移民聚落。大稻埕的歷史至今將近165年,閩南移民文化在這裡保存了下來,並成為台灣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就民俗曲藝而言,大稻埕經常演出歌仔戲、南管、北管等傳統戲曲,因而有「戲窟」之稱,想看本土戲,一定得來大稻埕。
社區活動中心,因舉辦歌仔戲演出而累積了一票忠實戲迷。
位在永樂市場八、九樓的大稻埕戲苑,2010年3月落成,這裡原是社教館所屬的社區活動中心,2007年起,每周六在這裡舉辦免費的歌仔戲演出,累積了一大票固定前來聚會的戲迷。因此,2009年台北市政府推動大稻埕古城重現計畫時,優先選定把活動中心改建成劇場,推廣傳統戲曲。
除了提供演出場地之外,大稻埕戲苑執行長葉玫汝表示,透過甄選劇團的機制,大稻埕戲苑也影響了業界劇團的創作生態,促使劇團思考如何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在創作者、演出者、觀眾三方之間,搭起溝通的平台,成為「戲曲『心』據點」。

老幹傳新枝,培訓青年歌仔演員
歌仔戲作為最具本土代表性的劇種,多年來一直是政府文化單位推廣傳統戲曲的主力。
台北市社教館自1987年起,開辦文化藝術研習課程,聘請廖瓊枝、陳剩等歌仔戲人間國寶,擔任傳習教師。大稻埕戲苑成立後,延續人才培訓的工作,2011年8月成立的社教館附設青年歌仔戲團,就以大稻埕戲苑當作訓練與排戲的基地。
之所以強調以年輕人為班底,葉玫汝表示,台灣的歌仔戲團大多是外台(廟口)戲班,團員年紀偏高,50~60歲者居多;雖有「戲班囝仔」或對歌仔戲有興趣的青年加入,但因外台演員的養成以師徒之間「口傳心授」為主,缺乏系統訓練,因此,戲藝傳承難免給人「接不上來」的感覺。
大稻埕戲苑是台北市社教館附設青年歌仔戲團的訓練與演出基地,戲苑人員與劇團演員都很年輕,為歌仔戲注入青春活力。(莊坤儒攝)
另一方面,社教館附設青年歌仔戲團提供劇校學生畢業後、進入職業劇團之前的銜接平台。劇校培養歌仔戲人才,始於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94年成立歌仔戲科;該校2006年升格改制為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下設國中部、高職部及學院部,採「10年一貫」的戲曲教育。
青年歌仔戲團招收18~35歲的年輕演員,有天分、肯努力、對未來有願景的歌仔戲科班生,大一、大二就有機會考進劇團。

十八般武藝,傾囊相受
戲曲學院歌仔戲系專業教師趙振華,本身也是社教館附設青年歌仔戲團的指導老師。他表示,劇校生在校演得再好,觀眾群只侷限在師生、家長及親友圈內,演員對外露臉的機會太少;但在台北市最重要的歌仔戲舞台—大龍峒保安宮、三重先嗇宮,以及大稻埕戲苑—演出,只要演出精采,隔天立刻在網路上爆紅,吸引戲迷追隨。
「青年歌仔戲團裡,大家都是年輕演員,不分大牌、小牌,只要夠努力,表現得好,角色就是你的;演得好,觀眾不會吝嗇給掌聲。」戲曲學院歌仔戲系專業教師、大稻埕戲苑6月檔歌仔戲《樊江關》導演石惠君,也對教館附設青年歌仔戲團提供年輕演員演出與舞台曝光機會,表示肯定。
大稻埕戲苑每年安排青年歌仔戲團公演3~4齣戲,並在每周二的晚上,邀請各界歌仔戲名師幫團員上課,課程內容包括身段、唱腔、容妝、梳妝等,無所不包。「自立的歌仔戲演員必須具備什麼能力,我們就教他們什麼。」葉玫汝表示,青年歌仔戲團團員除了各自生行、旦行的功課之外,跟演出有關的每一個環節,也得學會自己打理。
台北市社教館附設青年歌仔戲團每年在大稻埕戲苑公演3~4齣戲,圖為2013年《傳說‧陸文龍》演出橋段。
好比說,一般的科班訓練,由老師按照劇本說戲,指導唱腔、唸白、身段、走位等如何進行,亦即所謂的「死戲」,雖可達到演出的精緻度,卻難以訓練演員臨場應變的能力。
因此,大稻埕戲苑邀請外台戲老師授課,指導青年歌仔戲團團員「做活戲」。活戲也有基本的套路,葉玫汝舉演員出場「自報家門」為例,外台戲演員自報家門,必須快速向觀眾交代角色的背景,以及幫整齣戲提綱挈領。

文化結合觀光,再造戲曲新生
大稻埕戲苑把自己定位成「在地劇種」的演出平台,除了永樂市場9樓的劇場主要供歌仔戲、南管、北管、客家戲表演團體演出之外,位在8樓的曲藝場,每周六都有安排布袋戲表演。
今年3月,大稻埕戲苑首度嘗試把「戲餅」做大,納入霞海城隍廟、迪化街街屋、林五湖故居、波麗露西餐廳等大稻埕街區歷史與文化景點,推出「戲遊@大稻埕」中、英、日語深度導覽。行程中,社教館青年歌仔戲團、小西園第四代掌中劇團及集思小劇坊擔綱定點演出,透過每場20~30分鐘的戲曲表演,串起大稻埕歷史文化的故事,每趟導覽只開放30位民眾參加,實施下來,場場爆滿。
大稻埕戲苑今年3月舉辦「戲遊@大稻埕」文化導覽,用傳統戲曲串起大稻埕街區的
歷史,活動中,透過英、日語翻譯,向外籍遊客介紹歌仔戲。
這次成功的嘗試,給了大稻埕戲苑極大的鼓勵,決定今年8月推出加上英、日語翻譯的布袋戲演出,增加與外籍遊客的互動。葉玫汝表示,未來如可常態辦理,將有助於劇團成長,主動提升品質,不是只讓觀光客看刀劍打殺,而是透過演出,傳達布袋戲更細膩的文化內涵。
從市場樓上的社區活動中心,改建成在地傳統戲曲演出的平台,同時也肩負人才培訓與技藝傳承的使命,大稻埕戲苑的戲台已經搭好,就等演員做足準備,幕起燈亮,華麗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