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地圖上躍起的城市 氣定神閒的嘉義新港
嘉義新港,400年前就出現在台灣古地圖上,歷經水患、地震與大遷徙,從商港走向農業鄉鎮。1980年代大家樂盛行,激出由下而上的小鎮創生能量。來新港鄉作客,可以欣賞廟宇建築的巧奪天工,或一遊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祖厝「培桂堂」、品一杯古厝裡的咖啡,或探索鄉村社造亮點,感受居民合力打造的魅力小鎮。
「咻~咻~咻~碰~碰~碰!」假日,嘉義新港奉天宮前的中山路,鎮日炮聲不絕於耳,跟隨全台分靈媽祖回祖廟進香的香客絡繹不絕。提到新港,不免聯想到奉天宮。1988年以後,大甲媽祖到奉天宮遶境進香,每每吸引上百萬信徒參與。奉天宮統計,每年平均有5,000多間分靈宮廟的媽祖回宮進香,香火鼎盛。「假日的奉天宮是信徒的,平日的媽祖才是新港人的。」奉天宮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執行長林伯奇這麼說,道出新港深植人心的印象。
18世紀有「小台灣」之稱
現今,新港是宗教文化重鎮,但在400年前她就出現在古地圖上,是重要的河港。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黃阿有說,嘉義新港古稱「笨港」,1623年荷人摩西克拉斯松.柯曼士(Moses Claesz Comans)繪製的台灣大比例尺地圖,笨港溪南岸已標示地名「Pankam(笨港)」,由此銜接陸路,是荷蘭人北上的要道。她說,清領後至1784年之前,台灣與中國的貿易特許港口僅可由台南鹿耳門和廈門對渡,笨港是諸羅縣轉運到鹿耳門的米糧集散地,商貿發達,當時清朝政府還在笨港設縣丞衙署。
新港的變遷
古笨港因港口而興盛,因臨笨港溪(今北港溪)而繁榮,18世紀初已形成笨港北街(在今北港)、笨港南街(在今新港)。繁華的笨港南街,街況熱鬧,在1784年前的清代台灣近海城鎮中,僅次於規模最大的港市──台灣府城,因此,俗稱「小台灣」。約19世紀初,北港溪經常泛濫,洪水甚至沖毀天后宮,笨港南街紳民陸續東遷至三~四公里外的麻園寮,另名之為新港。東遷後的新港地勢平坦,農業興盛,早期作物以甘蔗、花生、芝麻、蘆筍為大宗。
船仔媽→天妃廟→笨港天后宮→奉天宮
新港最知名的宗教聖地奉天宮,據廟方記載,是先民於1622年渡海來台,恭請「船仔媽」隨行,神示永駐笨港,1700年才由居民合建天妃廟。黃阿有說,這是諸羅縣最早興建的媽祖廟,後來改稱笨港天后宮。日後,北港溪水患沖垮天后宮,居民東遷新港後興建廟宇,1813年落成稱奉天宮。因護佑先賢開墾笨港,又稱為「開台媽祖」。1906年嘉義強震,奉天宮幾乎全毀。林伯奇說,日治時期日本政府雖推廣皇民化運動,抑制台灣傳統信仰,卻准奉天宮媽祖外出(對外)募款,奉天宮終於在1918年整建峻工。由此可見新港人與媽祖廟緊緊相繫。特別的是,廟中的虎爺殿,虎爺將軍頭插御賜金花,祀於案桌上,而非如一般虎爺祀於案桌下。黃阿有說,日治時期,台灣的河港運輸由鐵路取代,縱貫鐵路接軌糖鐵「嘉義—北港線五分仔鐵道」至新港、北港,日後為奉天宮及朝天宮帶來香客。由於交通便捷,這條糖鐵線也被稱為「進香鐵道」。
宮廟修葺,帶動交趾陶、剪黏工藝
1999年的921及1022嘉義大地震,奉天宮受創嚴重,廟方遴選國寶級匠師修葺宮廟,各方在剪黏、交趾陶、木雕、彩繪拚場競藝,使得廟宇更為富麗堂皇。奉天宮歷經多次整建,廟宇裝飾的交趾陶、剪黏工藝需求大,使得新港成為台灣的交趾陶、剪黏重鎮,尤其工匠石連池出身新港,因地緣關係招收學徒,使得新港有「剪黏交趾巢」的稱號。林伯奇說:「交趾陶材料、剪黏鉗子,現在只有新港才買得到。」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何文玲在《新港奉天宮志續修》說道,奉天宮建築與裝飾上的雋永工藝極具藝術價值,尤其牆面前丹墀兩旁的水車堵,一整排交趾陶作品,龍虎兩邊各有第一代匠師洪坤福的〈博古照壁〉國寶級作品,與其傳承弟子石連池及再傳弟子、國家重要民族藝術藝師林再興的作品,三代師徒之作並存於一整面牆,是一大特色。
林再興的弟子陳忠正,在新港板頭村創辦「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他將作品融入現代元素,還開設DIY捏陶剪黏、馬賽克拚貼體驗課程,讓民眾便於親近這項傳統工藝。
商業重鎮變身農業鄉鎮
新港歷經明清時代的商業繁華,東遷後發展農業。早期台灣有蘆筍王國的美名,新港的產量占有一席之地,現今新港仍是嘉義縣的農業大鄉鎮,據嘉義縣府資料,其稻米收獲量居全縣鄉鎮之冠。
除了稻米,新港的溫室園藝也很興盛。新港鄉農會推廣部主任何麗質說,新港地勢平坦,溫室栽培的葉菜類,例如空心菜、地瓜葉,以及彩色甜椒、洋桔梗,是當地的特色作物,尤以空心菜產量最大,占全台農產品拍賣市場近六成,還創自有品牌賣進超市。
洋桔梗品種、外型、顏色豐富,主要外銷日本,因盛產期是每年冬天到隔年四月,時值「全民瘋媽祖」之際,還被當地人喻為「媽祖花」。
配合農糧署鼓勵各地種植雜糧作物,新港鄉農會也輔導農民在第二期稻作時轉作黑豆,調節土壤肥力,並由農會提供產銷履歷認證及驗證,管控病蟲害及品質,產出的黑豆用做醬油、豆漿或加工品,在新港鄉農會經營的豆食堂,便可品嚐到使用在地農作製作的好滋味。
新港鄉也有少數手工釀造的醬油工坊,前街的源發號醬油使用新港黑豆及進口黑豆柴燒釀造的醬油,是在地民眾的「口袋名單」。
除了農產品,新港美食也說不盡,尤其是新港飴。新港鄰近早期的北港糖廠及蒜頭糖廠,新港飴創始人盧欺頭將糖、花生與麥芽混合均勻製成頭小尾尖的「老鼠糖」,後改名雙仁潤,盧欺頭後來搬到新港掛牌「金長利」,糖果更名為新港飴,又推出芭蕉飴,都頗受歡迎。日治初期,新港飴多次參加日本的萬國博覽會屢屢獲獎,威名遠播,至今仍是新港的最佳伴手禮之一。
奉天宮前的新港軒,除了製作新港飴,店內的新港大餅、漢餅、狀元囍餅、冬瓜肉餅,及米果沾了麥芽裹杏仁片的杏仁粩,都是懷舊的好滋味,也是奉天宮媽祖出訪時,廟方會採購的伴手禮。
另外,奉天宮廟埕的鴨肉羹,脆筍絲拌炒鮮甜鴨肉再勾芡,遊客必來上一碗。
新港文教基金會,社區營造的先聲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正是「錢淹腳目」的巔峰時期,社會上卻興起非法賭博「大家樂」;小鎮醫師陳錦煌眼見許多患者因簽賭而頭痛、失眠、焦慮,中獎者找跳脫衣舞的電子花車酬神,純樸民風丕變,令他大感憂慮,因而力邀新港人林懷民率其創辦的雲門舞集返鄉公演。
「同為舞蹈表演,我希望新港的孩子能看看世界級的藝文表演藝術,並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新港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陳錦煌說。當時林懷民正好希望藝術向下扎根,兩人理念相契,林懷民還捐演出費,成為基金會成立的第一筆捐款。
1987年新港文教基金會設立,是全台第一個「鄉鎮級」的基金會,帶頭從事「由下而上」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首要是藝文札根,成立行動書車,駛進偏村及學校,現在也服務各村的長者,鼓勵他們分享人生故事。
過去嘉義新港是台灣早期北管興盛之地,有「北管巢」的美譽,因時代演進、休閒娛樂習慣改變而出現文化斷層,基金會為此推動在地知名曲藝社團舞鳳軒的「傳習計畫」,招募團員,延續逾百年的音樂軒社。另在古民國小成立宋江陣,重振逐漸沉寂的宋江陣文化。
從藝文接著推進環保、綠美化。1988年大甲鎮瀾宮到奉天宮進香,基金會號召義工掃炮灰,維持環境整潔。另外,陳錦煌還將陳母種菜的「綠園」,打造成綠美化園地,在此培育樹苗,再移植美化新港。
1982年最後一條糖鐵營業線、台糖嘉北港線停駛,新港驛站也荒廢而雜草叢生,基金會也動員整理停駛的台糖新港驛站,於此成立全國第一座以鐵路為名的「鐵路公園」,公園旁的台糖員工宿舍,活化為「新港客廳」,是新港人宴客的所在。
非都會區人口老化嚴重,基金會的服務也與時俱進,將綠園更名為「素園」,打造成照顧重度身障者的長照基地。
我們拜訪基金會時,陳錦煌踩著腳踏車來到素園,與董事長陳政鴻、執行長徐家瑋會合,象徵社造工程一棒接一棒,永不停歇。
造街與活化
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或稱後街),是台灣第一個由下而上、官民合作造街美化的案例。原有傳統市場、店家匯聚,1996年文建會(文化部前身)擬定「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計畫」,並以大興路為示範地點,拓寬人行道,遷移市集,整理後的街道呈現新舊交融的樣貌,有青草店、雜貨店,百年歷史、販賣南北貨的雙協興號,販賣嫁粧結婚用品的百貨行,最適合規劃後街旅遊散策。
林懷民祖父、被譽為「詩人良醫」的林開泰,其診療所及宅第位在後街,林開泰一脈三代43位成員,出了15位博士、24位碩士,此處被喻為「博士窩」。林氏子孫秉持「公爾忘私」的家訓,捐出宅第,嘉義縣府登錄為古蹟並修復,於今(2023)年開放。
林懷民祖厝「培桂堂」開放
大門口的「培桂堂」是林開泰的父親林維朝題的字,古厝外觀是樸素的紅瓦建築,前廊立著希臘多立克柱,前庭綠草如茵,園區有座椅供歇腳。
室內沒有過多的裝飾,有的是林維朝、林開泰的書法字,以及林懷民的叔叔、姑姑們的書籍。林懷民接受《天下》雜誌訪問時說,這些書籍是他日後寫小說及編舞的養分來源,他推薦培桂堂:「空間很漂亮、很舒服、很寧靜,走進來很少人講話,還有人在客廳靜坐良久,可以坐下來沉思的感覺很好。」
培桂堂廳廊側邊的大鄧伯花道引向後院咖啡飄香的星巴克,古宅、綠樹與咖啡香,為新港再增添人文之氣。
新港鄉長葉孟龍說,今年底培桂堂後方的「塔山畫家」林國治美術館將開放,遊客參訪奉天宮之餘,也能一遊培桂堂、星巴客與美術館,還可延伸到板陶窯,往北賞遊串連北港與新港集體記憶的新港台糖復興鐵橋,往南到安和村及溪北村賞向日葵花海,體驗新港的農村魅力。
新港,歷經狂瀾的試煉,開出韌性與融合的花朵。認識她,最適合用閒適的步調穿梭街坊,發掘老鎮新生的故事。
「咻~咻~咻~碰~碰~碰!」假日,嘉義新港奉天宮前的中山路,鎮日炮聲不絕於耳,跟隨全台分靈媽祖回祖廟進香的香客絡繹不絕。提到新港,不免聯想到奉天宮。1988年以後,大甲媽祖到奉天宮遶境進香,每每吸引上百萬信徒參與。奉天宮統計,每年平均有5,000多間分靈宮廟的媽祖回宮進香,香火鼎盛。「假日的奉天宮是信徒的,平日的媽祖才是新港人的。」奉天宮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執行長林伯奇這麼說,道出新港深植人心的印象。
18世紀有「小台灣」之稱
現今,新港是宗教文化重鎮,但在400年前她就出現在古地圖上,是重要的河港。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黃阿有說,嘉義新港古稱「笨港」,1623年荷人摩西克拉斯松.柯曼士(Moses Claesz Comans)繪製的台灣大比例尺地圖,笨港溪南岸已標示地名「Pankam(笨港)」,由此銜接陸路,是荷蘭人北上的要道。她說,清領後至1784年之前,台灣與中國的貿易特許港口僅可由台南鹿耳門和廈門對渡,笨港是諸羅縣轉運到鹿耳門的米糧集散地,商貿發達,當時清朝政府還在笨港設縣丞衙署。
新港的變遷
古笨港因港口而興盛,因臨笨港溪(今北港溪)而繁榮,18世紀初已形成笨港北街(在今北港)、笨港南街(在今新港)。繁華的笨港南街,街況熱鬧,在1784年前的清代台灣近海城鎮中,僅次於規模最大的港市──台灣府城,因此,俗稱「小台灣」。約19世紀初,北港溪經常泛濫,洪水甚至沖毀天后宮,笨港南街紳民陸續東遷至三~四公里外的麻園寮,另名之為新港。東遷後的新港地勢平坦,農業興盛,早期作物以甘蔗、花生、芝麻、蘆筍為大宗。
奉天宮不僅是民間的信仰中心,也是新港的地理中心。
船仔媽→天妃廟→笨港天后宮→奉天宮
新港最知名的宗教聖地奉天宮,據廟方記載,是先民於1622年渡海來台,恭請「船仔媽」隨行,神示永駐笨港,1700年才由居民合建天妃廟。黃阿有說,這是諸羅縣最早興建的媽祖廟,後來改稱笨港天后宮。日後,北港溪水患沖垮天后宮,居民東遷新港後興建廟宇,1813年落成稱奉天宮。因護佑先賢開墾笨港,又稱為「開台媽祖」。1906年嘉義強震,奉天宮幾乎全毀。林伯奇說,日治時期日本政府雖推廣皇民化運動,抑制台灣傳統信仰,卻准奉天宮媽祖外出(對外)募款,奉天宮終於在1918年整建峻工。由此可見新港人與媽祖廟緊緊相繫。特別的是,廟中的虎爺殿,虎爺將軍頭插御賜金花,祀於案桌上,而非如一般虎爺祀於案桌下。黃阿有說,日治時期,台灣的河港運輸由鐵路取代,縱貫鐵路接軌糖鐵「嘉義—北港線五分仔鐵道」至新港、北港,日後為奉天宮及朝天宮帶來香客。由於交通便捷,這條糖鐵線也被稱為「進香鐵道」。
奉天宮經多次修葺,帶動新港的交趾陶剪黏工藝產業。
宮廟修葺,帶動交趾陶、剪黏工藝
1999年的921及1022嘉義大地震,奉天宮受創嚴重,廟方遴選國寶級匠師修葺宮廟,各方在剪黏、交趾陶、木雕、彩繪拚場競藝,使得廟宇更為富麗堂皇。奉天宮歷經多次整建,廟宇裝飾的交趾陶、剪黏工藝需求大,使得新港成為台灣的交趾陶、剪黏重鎮,尤其工匠石連池出身新港,因地緣關係招收學徒,使得新港有「剪黏交趾巢」的稱號。林伯奇說:「交趾陶材料、剪黏鉗子,現在只有新港才買得到。」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何文玲在《新港奉天宮志續修》說道,奉天宮建築與裝飾上的雋永工藝極具藝術價值,尤其牆面前丹墀兩旁的水車堵,一整排交趾陶作品,龍虎兩邊各有第一代匠師洪坤福的〈博古照壁〉國寶級作品,與其傳承弟子石連池及再傳弟子、國家重要民族藝術藝師林再興的作品,三代師徒之作並存於一整面牆,是一大特色。
林再興的弟子陳忠正,在新港板頭村創辦「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他將作品融入現代元素,還開設DIY捏陶剪黏、馬賽克拚貼體驗課程,讓民眾便於親近這項傳統工藝。
源發號醬油廠,生產以在地黑豆釀造的醬油。
商業重鎮變身農業鄉鎮
新港歷經明清時代的商業繁華,東遷後發展農業。早期台灣有蘆筍王國的美名,新港的產量占有一席之地,現今新港仍是嘉義縣的農業大鄉鎮,據嘉義縣府資料,其稻米收獲量居全縣鄉鎮之冠。
除了稻米,新港的溫室園藝也很興盛。新港鄉農會推廣部主任何麗質說,新港地勢平坦,溫室栽培的葉菜類,例如空心菜、地瓜葉,以及彩色甜椒、洋桔梗,是當地的特色作物,尤以空心菜產量最大,占全台農產品拍賣市場近六成,還創自有品牌賣進超市。
洋桔梗品種、外型、顏色豐富,主要外銷日本,因盛產期是每年冬天到隔年四月,時值「全民瘋媽祖」之際,還被當地人喻為「媽祖花」。
配合農糧署鼓勵各地種植雜糧作物,新港鄉農會也輔導農民在第二期稻作時轉作黑豆,調節土壤肥力,並由農會提供產銷履歷認證及驗證,管控病蟲害及品質,產出的黑豆用做醬油、豆漿或加工品,在新港鄉農會經營的豆食堂,便可品嚐到使用在地農作製作的好滋味。
新港鄉也有少數手工釀造的醬油工坊,前街的源發號醬油使用新港黑豆及進口黑豆柴燒釀造的醬油,是在地民眾的「口袋名單」。
除了農產品,新港美食也說不盡,尤其是新港飴。新港鄰近早期的北港糖廠及蒜頭糖廠,新港飴創始人盧欺頭將糖、花生與麥芽混合均勻製成頭小尾尖的「老鼠糖」,後改名雙仁潤,盧欺頭後來搬到新港掛牌「金長利」,糖果更名為新港飴,又推出芭蕉飴,都頗受歡迎。日治初期,新港飴多次參加日本的萬國博覽會屢屢獲獎,威名遠播,至今仍是新港的最佳伴手禮之一。
奉天宮前的新港軒,除了製作新港飴,店內的新港大餅、漢餅、狀元囍餅、冬瓜肉餅,及米果沾了麥芽裹杏仁片的杏仁粩,都是懷舊的好滋味,也是奉天宮媽祖出訪時,廟方會採購的伴手禮。
另外,奉天宮廟埕的鴨肉羹,脆筍絲拌炒鮮甜鴨肉再勾芡,遊客必來上一碗。
板頭村居民運用集體力量,重現糖鐵北港線上的板頭車站。
新港文教基金會,社區營造的先聲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正是「錢淹腳目」的巔峰時期,社會上卻興起非法賭博「大家樂」;小鎮醫師陳錦煌眼見許多患者因簽賭而頭痛、失眠、焦慮,中獎者找跳脫衣舞的電子花車酬神,純樸民風丕變,令他大感憂慮,因而力邀新港人林懷民率其創辦的雲門舞集返鄉公演。
「同為舞蹈表演,我希望新港的孩子能看看世界級的藝文表演藝術,並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新港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陳錦煌說。當時林懷民正好希望藝術向下扎根,兩人理念相契,林懷民還捐演出費,成為基金會成立的第一筆捐款。
1987年新港文教基金會設立,是全台第一個「鄉鎮級」的基金會,帶頭從事「由下而上」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首要是藝文札根,成立行動書車,駛進偏村及學校,現在也服務各村的長者,鼓勵他們分享人生故事。
過去嘉義新港是台灣早期北管興盛之地,有「北管巢」的美譽,因時代演進、休閒娛樂習慣改變而出現文化斷層,基金會為此推動在地知名曲藝社團舞鳳軒的「傳習計畫」,招募團員,延續逾百年的音樂軒社。另在古民國小成立宋江陣,重振逐漸沉寂的宋江陣文化。
從藝文接著推進環保、綠美化。1988年大甲鎮瀾宮到奉天宮進香,基金會號召義工掃炮灰,維持環境整潔。另外,陳錦煌還將陳母種菜的「綠園」,打造成綠美化園地,在此培育樹苗,再移植美化新港。
1982年最後一條糖鐵營業線、台糖嘉北港線停駛,新港驛站也荒廢而雜草叢生,基金會也動員整理停駛的台糖新港驛站,於此成立全國第一座以鐵路為名的「鐵路公園」,公園旁的台糖員工宿舍,活化為「新港客廳」,是新港人宴客的所在。
非都會區人口老化嚴重,基金會的服務也與時俱進,將綠園更名為「素園」,打造成照顧重度身障者的長照基地。
我們拜訪基金會時,陳錦煌踩著腳踏車來到素園,與董事長陳政鴻、執行長徐家瑋會合,象徵社造工程一棒接一棒,永不停歇。
造街與活化
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或稱後街),是台灣第一個由下而上、官民合作造街美化的案例。原有傳統市場、店家匯聚,1996年文建會(文化部前身)擬定「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計畫」,並以大興路為示範地點,拓寬人行道,遷移市集,整理後的街道呈現新舊交融的樣貌,有青草店、雜貨店,百年歷史、販賣南北貨的雙協興號,販賣嫁粧結婚用品的百貨行,最適合規劃後街旅遊散策。
林懷民祖父、被譽為「詩人良醫」的林開泰,其診療所及宅第位在後街,林開泰一脈三代43位成員,出了15位博士、24位碩士,此處被喻為「博士窩」。林氏子孫秉持「公爾忘私」的家訓,捐出宅第,嘉義縣府登錄為古蹟並修復,於今(2023)年開放。
林懷民祖厝「培桂堂」開放
大門口的「培桂堂」是林開泰的父親林維朝題的字,古厝外觀是樸素的紅瓦建築,前廊立著希臘多立克柱,前庭綠草如茵,園區有座椅供歇腳。
室內沒有過多的裝飾,有的是林維朝、林開泰的書法字,以及林懷民的叔叔、姑姑們的書籍。林懷民接受《天下》雜誌訪問時說,這些書籍是他日後寫小說及編舞的養分來源,他推薦培桂堂:「空間很漂亮、很舒服、很寧靜,走進來很少人講話,還有人在客廳靜坐良久,可以坐下來沉思的感覺很好。」
培桂堂廳廊側邊的大鄧伯花道引向後院咖啡飄香的星巴克,古宅、綠樹與咖啡香,為新港再增添人文之氣。
新港鄉長葉孟龍說,今年底培桂堂後方的「塔山畫家」林國治美術館將開放,遊客參訪奉天宮之餘,也能一遊培桂堂、星巴客與美術館,還可延伸到板陶窯,往北賞遊串連北港與新港集體記憶的新港台糖復興鐵橋,往南到安和村及溪北村賞向日葵花海,體驗新港的農村魅力。
新港,歷經狂瀾的試煉,開出韌性與融合的花朵。認識她,最適合用閒適的步調穿梭街坊,發掘老鎮新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