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兩面手法 樂生問題未解

一面虛情道歉 一面迫遷居民
上周四,行政院院長劉兆玄在行政院院會中,看似突兀地公開代表政府向樂生療養院院民道歉,聲稱因過去錯誤的政策而導致樂生病患遭受長年的強制隔離,讓社會大眾對於漢生病患產生的偏見與歧視,因而嚴重傷害了樂生病患的人權。劉兆玄並同時宣稱未來任何的政策決定都該放入「尊重」與「人權」的思維,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於此同時,衛生署長葉金川更在當天下午,大動作力邀媒體朋友一同進入參訪樂生院新、舊院區,並且親自導覽院區內的工程進度及各項設備,甚至在新院區的大廳再度宣讀劉兆玄院長的道歉文,道歉文中包涵以「補償金」、將痲瘋病正名為「漢生病」、回復名譽、以及對社會大眾宣導與教育等作為具體的措施。


馬政府被迫道歉 凸顯司馬昭之心
行政院與衛生署針對樂生院民突如其然的大動作,在當日與隔天諸多媒體大篇幅的報導陳述下,似乎讓社會大眾產生了一種「樂生療養院保留運動」,在歷經五年的奮戰後,終告一個段落的觀感,而劉兆玄與葉金川的道歉舉動,更讓人覺得這是馬政府對於樂生院民「釋出誠意」的明顯作為。然而弔詭的是,就在多數媒體主動「宣告」樂生院保留運動終於畫下句點,並讚揚馬政府勇於承擔政治責任的同時,包括「樂生院保留自救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等長期關注樂生院民人權的民間團體,卻紛紛在劉兆玄與葉金川的道歉舉動後,發表聲明痛批政府不肯嚴肅面對院民與民間團體所提出的具體訴求,反而在媒體面前做出「口頭道歉」舉動,根本只是一種惡意欺騙社會大眾、緩頰執政惡質的政治舉動。

樂生保留自救會與民間團體會有這樣的忿怒感其實不難理解,媒體大篇幅報導劉兆玄與葉金川的道歉舉動,只不過是因為立法院在去年八月十三日通過《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依法政府需在半年內向病患公開道歉。而二月十二日正好是最後的期限,政府的道歉只是法律所逼不得不然,根本稱不上是「誠意」之舉。此外,更讓推動樂生院保留運動的社運團體氣憤的是,在葉金川當天下午大舉造訪樂生院的時候,對於「原地保留」或「指定古蹟」等長期以來保留運動的重要訴求,卻完全絲毫未提,讓人不禁質疑馬政府關心樂生院民的司馬昭之心,僅僅在於政治作秀,以免影響年底的國民黨選舉。

除此之外,倘若大家仔細回想的話,應該會對於去年十二月三日,當樂生院的環評作業都尚未完成,捷運局的施工單位就迫不及待如火如荼地進行各種舊院區房舍拆除與機場設施工程,而造成軒然大波的新聞畫面記憶猶新。當天,台北縣政府在優勢警力的保護下,捷運局強力搬移樂生院舊院區院民及長期關注樂生議題的學生,並且強制拆除樂生房舍。捷運局與警方當天此舉,甚至還引發包括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台灣人權促進會、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等社團與公民代表,於十二月二十三日委託法律扶助基金會林三加律師,向環保署提出公民訴訟聲請通知書,要求環保署應該命令台北市政府捷運局、台北縣政府、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等機關就捷運新莊線工程、新莊機廠工程及樂生療養院拆除重組工程等案,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並且於環境影響評估依法審查通過之前,不得進行任何開發行為,包括架設施工圍籬。


環評未通過 捷運局悍然開工
諷刺的是,當上星期五葉金川拜訪樂生院時,面對院民藍彩雲及自救會成員質疑倘若政府有心彌補、保障樂生院民,為何警方與捷運局卻又在去年十二月三日,不顧院民的反對,大舉進入樂生院強勢搬移樂生院舊院區的院民,造成激烈衝突。葉金川卻始終不願正面回應,即便是在媒體的詢問下,葉金川也僅表示:十二月三日發生的事情,已經是「過去的事」了,政府施政需要顧慮「平衡」,對於發生這樣的事情,他也覺得很「遺憾」。道歉內容言猶在耳,然而面對不過短短兩個多月前的粗暴迫遷院民舉動,卻僅僅以「遺憾」兩字輕鬆帶過,實在令人難以相信政府的道歉誠意。

當然,馬政府此種說一套、做一套的敷衍做法,樂生院民與民間團體已並非第一次體驗。去年年底,針對現行樂生療養院保存方案,其環評作業還尚未經環保署環評大會通過,捷運局便已進行開工工程,並且開始在樂生保留區內架設大量的施工圍籬,將保留區半數建物斷水斷電,嚴重影響院民生活與公眾使用。民間團體認為捷運局此舉已經明顯違反環評法,因此與林淑芬立委在立法院召開公聽會。在當天的公聽會中,包括衛生署、台北縣文化局、文建會、捷運局、樂生院方都共同承諾做出決議,表示會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撤除捷運局搭建的圍籬,拆遷重組方案也會暫時停工,等到台北縣文化局現場會勘、舉行說明會後再行決議。然而,事實上二十五日當天非但承諾要拆除的圍籬未拆,台北縣文化局的承包廠商,甚至打算要繼續設置更多的圍籬,而說好要舉辦的說明會也是至今遙遙無期,公聽會上所開出的支票通通跳票。

顯然地,馬政府在公聽會上的虛意承諾與劉兆玄、葉金川的「道歉」舉動,不過是希望刻意在社會大眾與媒體輿論中,製造出了一種「樂生保留運動告一段落」的錯覺感,將相關責任推卸給前朝政府的慣常政治操作痕跡更是隱然可見。只是,對於這些樂生自救會的院民以及民間團體來說,所有具體的樂生院保存及院民生活、居住權問題根本都仍未解決,樂生院保留運動非但尚未結束,反而是在缺少了輿論的關注下,面臨了更加嚴峻的挑戰。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第382期】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