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失業亂下藥 只為撒錢換選票

鎖定高學歷族群 充滿政治考量
面對經濟危機,和日益攀高的失業現象,馬政府組成了「跨部會小組」,倉皇地提出了一連串的政策措施,從教育訓練、企業實習、公共就業…皆包含在內。但這些措施的實效究竟如何?不免令人狐疑,也因而面臨了各界嚴厲的檢視和批評。


只為美化失業率 缺乏實質成效
本月初,行政院經建會首先提出了「教育券」的初步構想,在短短的二天內,就成了教育部應當推動的具體政策。在缺乏全盤考量和規劃下,馬政府的「教育券」政策提出後,遭遇了前所未有朝野的一致批評。不少人質疑,教育券只是要用來把勞工趕回學校,作為美化名目上失業率的措施罷了,不但缺乏讓高學歷者就業的實效,甚至還可能加重其進修的負擔。

面對如此批評,馬政府不但當作耳邊風,反而還研商「加碼」推動。過了二天又提出了「振興經濟促進就業方案」,內容包括企業實習、教育訓練、研究工作、公共服務……等,總計將花費三千三百億元,聲稱能「讓高等教育人力適才適所」、「創造約廿萬個直接就業機會」。也許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之下,擴大公共支出、採取一定措施有其必要,但支出是否真的花在刀口上?能否真正解決我國遭遇的經濟、社會問題?還是將更加重台灣的財政負擔淪為政治買票的工具。


問題不在就業能力 而是缺乏就業機會
馬政府提出的「振興經濟促進就業方案」,主要包括了:一、教育訓練津貼、二、企業實習津貼、三、擴大公共就業機會。但經過仔細檢視,其一連串政策恐怕仍難逃「治標不治本」的質疑,而有胡亂急就章之嫌。

首先,不論是「教育券」,或是更名後的「教育訓練津貼」,都是預設於:只要讓人們接受更多的教育訓練,提高了「人力資本」、有了更高的生產力後,自然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

但是,這樣的思維很明顯沒有考量到,金融海嘯、經濟危機導致的失業問題,和勞工的素質並無關係,而是市場競爭下導致生產過剩、需求降低所引發的失業問題。簡言之,問題根本不在就業能力,而在就業機會!與其要將錢花在缺乏實益的教育訓練上,不如提出真正能減輕人民不景氣時生活壓力的福利政策,和提供更多穩定的公共就業機會。

即使要進行教育訓練,以追求產業升級,重點也不該是擺在知識能力已豐富的「高學歷者」身上。中央大學副校長李誠教授即批評到:「政府推教育訓練津貼政策是好的,但對象錯誤,應該針對國中畢業且結構性失業者,他們需要以一年的時間來進修學習,才能跟上產業發展腳步,但他們卻沒有能力進修。」


擔憂「書生革命」 政策急就章?
這些問題執政者未必全然不知,但為何還是如此規劃?除了政府的能力不足外,恐怕還有更重要的「政治考量」。

從二次大戰後各國的經驗可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若面臨失業潮,易對政府產生不滿,更可能發生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導致「書生革命」。許多學者在解釋歐美六○年代末的學生運動及青年反對運動,也指出與其戰後嬰兒潮、大學擴張,人們大學畢業無法找到相應工作而起身批判政府有關。這也許是馬政府在當前經濟危機時,最擔憂發生的狀況。

所以不難理解,不論政策有無實效,馬政府硬要把高學歷者安置進學校再進修、或到企業實習,考量的重心其實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包括了「政治」問題:如何安撫人民、特別是握有反抗實力的高學歷者的問題。以一時的政治考量取代長遠的經濟規劃,自然產生了諸多急就章、未必有效的政策。而其造成的財政負擔,仍然是要由未來的青年們來承擔,政府只是將危機延後到了未來。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第381期】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