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生的民主管理學 率圓山大飯店成功轉型

圓山大飯店1952年由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創建,作為一所國家飯店,隸屬交通部之下的財團法人台灣敦睦聯誼會,董監事為政治任命。由於主事者時常更換,前任政策難以延續,加上歷史悠久,無論建築外觀或設備維修費用,均遠高於其他星級飯店,這是圓山長年以來面臨的挑戰。現任董事長林育生表示,根據財報資料,民國84年到107年,圓山飯店的成本費用率高達110%,意思是無論做多少都是虧損。

雖然過往頻頻換將,但林育生一反前例,今(2023)年又第三度被委以董事長大任。2019年走馬上任後,林育生第一年就帶領圓山止跌回升,轉虧為盈,更重要是他以企業管理的務實經驗,為國家飯店注入不同內部文化,帶來新氣象。這家71歲的國營飯店,在國人有感的情況下,變得更有活力,更有凝聚力。

節流:盤點成本,撙節費用

圓山是國家的飯店,要對納稅人負責。林育生針對利基點做更好的發揮,包括國宴餐飲、具有文化歷史的寬敞客房與精緻建築,更安排為人稱道的文化導覽,除了開源,自然也要節流。

「我的策略非常簡單,要先檢討為什麼會虧損,營運成本哪裡有問題。」林育生盤點成本開支,發現圓山的能源費用一年要8,700萬元,對一家飯店而言,開支比例不合常規。究其原因是長期忽略能源管理,不少用電設施都相對老舊。

林育生因此嚴格控管花費,包括能源管理、食材採購、人事費用、媒體宣傳經費,逐一詳加審視。

例如,圓山停車場過往有五個人在票亭收費,票卡印刷費一年還要花59萬,來訪者每次停車都要拿一張票卡,下雨天伸手拿票手會被淋濕,「每個人進去都會詛咒一兩句,我跟員工說正能量都跑光了。」林育生於是花四百多萬改善停車管理,但是一年的停車費即可回收。

除此之外,林育生接手時,人事費用高達總費用的73%,著實嚇了他一跳。「我不是去調整同事的薪水,是檢討人員的編制。按照以前長久的習慣,一個人退休一定要補一個,這有沒有必要?」目前高階主管遇缺不補,林育生的做法是如果某部門少一個高階主管,就把薪水的一部分拿出來平均分給其他人。如今人事費已縮減為52%。

林育生表示,過往國營企業員工比較習慣聽命行事,多做一件事情都可能不滿,他將薪資拿來平分,除了認為基層員工都很辛勞,更是從人性角度出發,「管理者不能只站在自己立場看問題,要設身處地找出癥結點,協助員工解決問題。」

如此節流下,一年因此省下5,300萬元。林育生強調,人事費用不是省基層員工,而是省高階幹部。話鋒一轉,他表示自己常和基層員工話家常,了解每個人的工作和心聲。林育生有一套帶人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