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表演藝術 要學問也要口才

同樣一門課,有些人說起來津津有味,有些人說起來卻索然無味,差別就在於表達能力。

《台上台下都吸引人的說話整理術》作者渡邊美紀指出,「話語被對方吸收的程度=主張×表達方式」。「就算你有10分的實力,表達方式卻只有1分,對方能吸收的就只有10分。如果表達方式有10分,同樣的意見就會以10倍的影響力打動對方。」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教授游梓翔認為,好口才包括兩個層面:腦才與口才,先有「腦才」才有好「口才」。腦才指的是「理性的思考邏輯+感性的說故事能力」,邏輯清楚再加上會說故事,話就能說得漂亮。

老師要跟手機搶學生的注意力
談到學校授課和公開演講的差別,游梓翔比喻,就像連續劇之於電影,前者的節奏比較慢、劇情鋪陳也沒那麼精練。兩者最大的分野在於:時間。「老師在學校上課有18個星期可以鋪梗,在外演講則只有1、2個小時,必須將重點濃縮在很短的時間內講完。」

現今當老師,想吸引學生的「眼球」大不易。游梓翔感嘆,筆電、手機和平板電腦都在搶學生的注意力,因此,一學期的課不能當18週的課在教,要加以拆解,當成1小時的演講、18週的電影來準備,不精彩就別想吸引學生。

教學,某種程度也成為一種「表演藝術」,光有高深學問還不夠,想讓台下學生吸收你所教的,還要有口語表達力、舞台魅力及創意教學能力。

「動作能幫語言伴奏,」游梓翔發現,受歡迎的老師,多半帶有一點點的瘋狂,透過姿勢、動作及語調,展現出對教學的狂熱,進而感染學生學習的熱情。「老師本身就是一個教學媒體,全身上下都可以是上課的道具。」

老師不能光站在雲端或地面
游梓翔指出,教學是知識的傳遞,也是一種溝通的過程。為人師表者,上課必須克服兩道溝通障礙:

1訊息障礙:專有名詞、學理及理論,和一般人的距離遙遠,因此最好舉例或說故事,先引起台下學生的興趣,才會有進一步學習的動機。而故事或例子應與生活有所連結,學生比較容易體會。

另一種訊息障礙是「脈絡障礙」。簡單來說,脈絡就像是前情提要、背景介紹,好比廣播主持人常說,「假如你是現在才加入的聽眾,今天我們邀請的來賓是誰、剛才談了些什麼。」老師也需要適時做「摘要」,若學生前面缺課的話,脈絡介紹可讓他知道現在教到哪裡,就不會在課堂迷路。

2人的障礙:溝通必須看對象說話,並且考量聽眾的反應和感受。游梓翔認為,「好的老師必須視學生的程度和反應,在『雲端』和『地面』之間來回移動。」

站在雲端的老師高高在上,根本不顧及學生的需求,也不想降落到地面、舉一些易懂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好的老師會將故事或例子當成「鉤子」,勾起學習興趣後,再教更深一層的學理,把學生拉到雲端上去。
「至於站在地面的老師,光會一昧地迎合學生、耍寶搞笑,和雲端的老師一樣失格。」

好的結尾讓人感到餘韻猶存
游梓翔強調,上課和演講一樣,時間控制要精準,以免講不完而草草結束。最好設計一個可長、可短的結尾,視情況彈性調整,無論如何都要留下一個完美的ending。

好的結尾會讓人感到餘韻猶存。游梓翔表示,最後再說一個故事、或是請學生下課後去做一件事,都是不錯的結尾。就像選舉造勢場合收尾時,會說「回去一人拉一票,到時回來一起慶功」,用「vision」(願景)和「action」(行動)做結尾,皆是一個有力的句點。

-後續精采文章內容請見8月號(455期)Career職場情報誌-

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