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人王偉忠 敢破又敢立,讓觀眾甘心買單

做電視綜藝節目已經夠紅的王偉忠,近來竟將這股「賣力」一路延燒到舞台劇和電視劇,他如何做到?又如何打造一個個以創意著稱的超級團隊?

 沒有人否認,在娛樂圈,現在是王偉忠的時代。舞台劇《寶島一村》場場爆滿,2009年加演場次的門票全在開演前售罄;電視劇《光陰的故事》大獲好評,一下檔觀眾就迫不及待追問:「什麼時候開拍續集?」舉凡《全民最大黨》、《超級星光大道》、《江湖.com》……,不管是節目、戲劇、還是書,只要是「王偉忠製作」,就是引爆話題、創造高收視率與賣座的保證。

 叫好又叫座,幾乎是所有人創作產品的最高理想,王偉忠高命中率的祕訣是什麼?
 有趣的是,明明是很敏銳的市場嗅覺,但當走訪王偉忠身邊好友,試圖從他們眼中釐清這個「電視鬼才」的思考脈絡時,卻鮮少人從「市場」談起,反倒不約而同都用這句話:「情懷」。

 「他的節目從不是純粹娛樂。」與王偉忠相交多年,也是他自認最了解自己的老友之一、東森電視新聞事業總部執行副總經理陳浩這麼說。

不甘於只提供娛樂,是王偉忠與時下電視製作人最大的不同,他做的節目都有獨特的「王氏幽默」與「情懷」,也是王偉忠自己口中所謂「四年級的使命感」。「他的節目是他進出時代的發言,」陳浩譬喻,「這是一種『直面』時代的能力。」

 說來有點抽象,但追溯王偉忠很多創意或點子來源,確實都是來自於他對時代脈動、社會變遷的掌握。看待事情,王偉忠總是有種獨特角度,能觀察到細微卻值得讓人深究的線索,再將它變成動人的節目。


直面時代的能力

 像他之所以做《舞林大道》,是因為注意到很多年輕人在公共戶外空間練舞,深切感受到他們的表演欲望。而《超級星光大道》的高收視率,也是他觀察觀眾的反應,修正做法而來。

 記錄星光二班比賽過程的《星光傳奇》紀錄片監製李崗談到,王偉忠起初設計《超級星光大道》的節目型態,出發點以批判參賽者的表演能力為主,沒想到星光一班錄到一半,在場評審、觀眾竟哭成一片,還因此創下高收視率。王偉忠立即發覺,真正扣人心弦的是參賽者為了實現夢想的奮鬥過程。

 於是,接下來他刻意放大這些部份,甚至記錄參賽者的家庭故事。李崗笑著說,他們確實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有八家將也來參加比賽,還有原住民參賽者來自家人必須用廣播才能找到他的部落。所有故事都是真實的,才能催生出真實的情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