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投資金礦或錢坑?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雖然已經以各種形式存在數十年之久,但真正開始蓬勃發展,是在過去兩年。2019年,有59家SPAC創立,投資額為130億美元;2020年,該數字已達到247家,投資額擴大到八百億美元;光是2021年第一季,新創的SPAC數量就有295家,投資額達到960億美元。這也造就一個顯著的事實:截至2020年,SPAC占美國新上市公司的比率超過50%。

SPAC是上市公司,成立的唯一目的是與某家私有企業合併,讓後者能上市。與傳統的股票首次公開發行相比,SPAC通常提供更高的估值、更快獲得資金、更低的費用、更少的法規要求。

儘管投資人欣喜若狂,但不是所有SPAC都能找到高績效的標的企業,有些甚至會失敗。許多投資人會虧本。SPAC是投資選擇的一種,特別是在過去一年中的運作已有顯著改善,但市場仍然動盪不安。肯定會有更多變化出現,這意味發起人、投資人和標的企業,必須隨時掌握資訊和保持警惕。本文不是對SPAC的全面認可,只是對那些正考慮進入這個快速發展(且對許多人來說很陌生)領域的商界人士,提供指南。

更多內容請見2021年8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AI,我的行銷神器!〉
https://www.hbrtaiwan.com/journal_content_HBR180.html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