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要小心了?
過去幾年來,我心中一直有一個專題報導題目,只是一直沒執行,標題暫定為「男性要小心了」。主要是我觀察,台灣的教育與國考現場,不管是考大學、考各項國家檢定考試,考高普考,已有愈來愈多領域,女性錄取率、成績單,表現超過男性。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過去由男性主導職場的現象,勢必會改變,所以我才以開玩笑的口吻說:「男性要小心了」。
我是生長在農村的五年級生,在我的時代,許多農村家庭仍重男輕女。即便已推行九年一貫教育,但是有不少我的國小女同學,沒有升國中;而讀完國中就去工廠當女工的同學又更多了。村子裡讀到高中以上的女孩子並不多。念大學就更稀少了。
直到現在,家庭內重男輕女觀念應該已消失,在職場上也愈來愈多領域出現女性出頭天。例如台灣企業家數中,97%是中小企業,其中女性領導人已占37%。在政府刻意努力下,經濟部轄下四大國營企業中,女性董監事比例也已達三分之一。
尤其聯合國在2015年推出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一項就是兩性平權,更帶動各國與企業重視女性。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於10月20日出席台灣女董事協會活動時表示,現在他的辦公室每天討論的,已不再是過去熱門的經濟成長率GDP,而是CSR與ESG,其中女性在職場是否有公平發展機會、企業高層與董事會層級,有多少女性席次,都已是ESG的重要一環。
就在這樣大環境下,為了解台灣女性治理現況,《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今年首次進行台灣上市櫃企業女董事長績效調查,推出台灣第一份「最佳女性CEO」調查,分別選出上市公司女董事長前15強、上櫃公司女董事長前5強。以後持續進行類似調查,期待推動社會更重視女性治理。
台灣上市櫃女董事長比例不到8%
儘管女性治理議題愈來愈受重視,但是從本月《哈佛商業評論》的台灣「最佳女性CEO」調查可發現,目前台灣上市櫃企業仍是男性的天下。
在超過1700家上市櫃企業中,女董事長才123位,比例不到8%;女總經理才85位,比例更低,不到5%。若是算女性董事長在上市櫃公司的比例,台灣約13%到15%。比起歐美國家要求的30%,也偏低。
本次《哈佛商業評論》依據股東報酬率、市值成長、每股盈餘等經營指標,選出共20位女CEO。與這些女企業家的溝通過程,也發現跟男性企業家有很大不同。不少入榜的女董事長,幾乎找不到任何曝光過的資料與照片,他們鮮少在外露臉與公開發言。本刊向該公司徵調女董事長照片時,不少女董事長也十分低調,不願意提供。
至於約訪,入榜者若是屬於第一代創業家或專業經理人,會比較願意接受採訪。但若是屬於創辦人家族成員、配偶或二代、三代,就顯得較低調。因此也引起外界好奇,女董事長們在公司內到底扮演什麼角色?能否揭開這神祕的面紗?
其實女性因為個性、從小養成的教育、性別等關係,經營風格跟男性大不同。在愈來愈強調包容、多元的社會裡,必須包容愈來愈多女性,進入企業的董監事治理層級,才能讓企業更永續發展。
誠如台灣女董事協會理事長蔡玉玲律師指出,3年前一群優秀女性發起成立女董事協會,絕對不是要強調女性弱勢、需要被保障,而是要強調,女性已經很優秀,「應該要被請進董事會」。
更多內容請見2021年11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連結力助你迎戰新職場〉
https://www.hbrtaiwan.com/journal_content_HBR183.html
我是生長在農村的五年級生,在我的時代,許多農村家庭仍重男輕女。即便已推行九年一貫教育,但是有不少我的國小女同學,沒有升國中;而讀完國中就去工廠當女工的同學又更多了。村子裡讀到高中以上的女孩子並不多。念大學就更稀少了。
直到現在,家庭內重男輕女觀念應該已消失,在職場上也愈來愈多領域出現女性出頭天。例如台灣企業家數中,97%是中小企業,其中女性領導人已占37%。在政府刻意努力下,經濟部轄下四大國營企業中,女性董監事比例也已達三分之一。
尤其聯合國在2015年推出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一項就是兩性平權,更帶動各國與企業重視女性。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於10月20日出席台灣女董事協會活動時表示,現在他的辦公室每天討論的,已不再是過去熱門的經濟成長率GDP,而是CSR與ESG,其中女性在職場是否有公平發展機會、企業高層與董事會層級,有多少女性席次,都已是ESG的重要一環。
就在這樣大環境下,為了解台灣女性治理現況,《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今年首次進行台灣上市櫃企業女董事長績效調查,推出台灣第一份「最佳女性CEO」調查,分別選出上市公司女董事長前15強、上櫃公司女董事長前5強。以後持續進行類似調查,期待推動社會更重視女性治理。
台灣上市櫃女董事長比例不到8%
儘管女性治理議題愈來愈受重視,但是從本月《哈佛商業評論》的台灣「最佳女性CEO」調查可發現,目前台灣上市櫃企業仍是男性的天下。
在超過1700家上市櫃企業中,女董事長才123位,比例不到8%;女總經理才85位,比例更低,不到5%。若是算女性董事長在上市櫃公司的比例,台灣約13%到15%。比起歐美國家要求的30%,也偏低。
本次《哈佛商業評論》依據股東報酬率、市值成長、每股盈餘等經營指標,選出共20位女CEO。與這些女企業家的溝通過程,也發現跟男性企業家有很大不同。不少入榜的女董事長,幾乎找不到任何曝光過的資料與照片,他們鮮少在外露臉與公開發言。本刊向該公司徵調女董事長照片時,不少女董事長也十分低調,不願意提供。
至於約訪,入榜者若是屬於第一代創業家或專業經理人,會比較願意接受採訪。但若是屬於創辦人家族成員、配偶或二代、三代,就顯得較低調。因此也引起外界好奇,女董事長們在公司內到底扮演什麼角色?能否揭開這神祕的面紗?
其實女性因為個性、從小養成的教育、性別等關係,經營風格跟男性大不同。在愈來愈強調包容、多元的社會裡,必須包容愈來愈多女性,進入企業的董監事治理層級,才能讓企業更永續發展。
誠如台灣女董事協會理事長蔡玉玲律師指出,3年前一群優秀女性發起成立女董事協會,絕對不是要強調女性弱勢、需要被保障,而是要強調,女性已經很優秀,「應該要被請進董事會」。
更多內容請見2021年11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連結力助你迎戰新職場〉
https://www.hbrtaiwan.com/journal_content_HBR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