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離職潮,誰的錯?

最近,全球職場出現一個熱門關鍵字:「Quiet Quitting」。在台灣,有人翻譯為無聲離職、安靜離職,或更貼近原意的在職離職。

緣起是今年7月,有人在TikTok上發表了一支17秒的短片,影片主角喃喃自語地說道,他最近學到一個詞叫「Quiet Quitting」,這不是指辭職不工作,而是指辭去「那個在職場上奮鬥的自己」,雖然仍在工作,但不超時、不做超出工作範圍的事,「不再認為,工作就是生活,也不再認為,你的勞動力產值,就是你的價值」。

這支影片很快引起迴響,在美國成為熱門關鍵詞,而在台灣,不但諸多商管雜誌、求職平台開始報導此一現象,連維基百科也已建立詞條,顯示「Quiet Quitting」得到許多人的關注。

原因是目前許多國家已出現嚴重缺工潮。以美國為例,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人的工作熱情與投入度已創下歷史新低點,而美國人在2021年有1/4的人離職,也創下歷史高點。

在職離職心態為何發生?數據有解答

而在台灣,因為少子化,勞動人口逐年減少,加上台商回流搶人才,各行各業早已進入大缺工潮。最近新冠疫情解禁,觀光飯店業者就發出聲音,疫情期間流失的人力,進入其他行業後,就再也不會回流,導致缺工嚴重,許多飯店只能開出七成房間數。當大環境缺工,又碰到勞動人口、尤其年輕世代興起在職離職的消極工作心態,無疑讓企業的缺工現象雪上加霜。

8月時,《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就發表文章回應在職離職潮的現象,原文標題是〈在職離職,問題出在壞老闆,而非壞員工〉(Quiet Quitting Is About Bad Bosses, Not Bad Employees)(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1526/quiet-quitting-is-about-bad-bosses-not-bad-employees)。兩位作者來自一家企管輔導公司,檢視自2020年以來收集的2,801名主管的數據,與這些主管接受13,048位直屬部屬的評分。

研究表明:員工評價低的主管,其員工屬於在職離職的人數,是高成效領導人的三到四倍。獲得最高評價的主管,他們的直屬部屬有62%願意付出額外努力,只有3%的部屬在職離職。

換句話說,與其責備員工被動消極、不努力,不如主管該深刻檢討,是不是自己無法帶動員工的熱情?

我檢視了最近一段時間來《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大多持相同看法,一點也不「慣老闆」。例如,今年6月號的封面故事〈塑造人人熱愛的工作〉(Designing Work That People Love)(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1159/designing-work-that-people-love),就引用了一份最近針對全球5萬名工作者的調查,發現關於員工留任、績效表現、投入程度、韌性與歸屬感的最有力推動因素,並不包含薪酬高低,唯有公司把人們熱愛的事物與實際的工作內容相連結,才會達成更高的績效,並降低流動率。

本刊一系列的文章皆強調,公司要找到方法,激發員工投入。當然不是好主管就一定有好員工,但若希望有好員工,先要有好主管。

更多內容請見2022年11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價值觀經營學〉
https://www.hbrtaiwan.com/magazine/HBR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