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辦台烏混合戰策略工作坊 聚焦提升民主韌性
台灣民主實驗室舉辦台烏混合戰與民主韌性策略工作坊,邀請烏克蘭專家、退役軍官來台分享經驗。烏克蘭NGO資深研究員Viktoriia Vyshnivska表示,中國對台灣假訊息的論述,與俄國對烏國論述類似,都是分裂社會、削弱韌性。
台灣民主實驗室今天與明天在台北舉行「烏克蘭x台灣:混合戰與民主韌性策略工作坊」,邀請烏克蘭非政府組織(NGO)代表、退役軍方官員等專家代表來台分享烏克蘭面對混合戰、資訊戰、不對稱作戰,以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等層面的經驗。
主辦單位表示,多個台灣公民團體、民防團隊、智庫,以及政府機構和外國駐台機構皆有代表出席與會,新北市議員林秉宥上午亦出席旁聽。
台灣民主實驗室執行長吳銘軒致詞表示,自從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台灣民主實驗室相信,台灣可以從烏克蘭的夥伴學到很多東西,實驗室也投入大量資源研究中國如何學習俄羅斯的敘事手段,傳播到台灣以及中國境內,而烏克蘭獨立反貪腐委員會(NAKO)2月曾訪台,也盼與台灣相關領域的代表有更深入的交流,因此有了這次的工作坊。
烏克蘭獨立反貪腐委員會資深研究員Viktoriia Vyshnivska上午以「俄中對民主國家的認知作戰」進行講座,指出俄羅斯擅長將生活中的各領域武器化(weaponized),從貿易、能源、文化、歷史、教育等層面,例如將烏克蘭文化捏造為俄羅斯文化的一部分,假訊息宣傳烏克蘭迫害俄語等,目的是讓世界相信烏克蘭語不存在,以及烏克蘭不是國家。
Viktoriia Vyshnivska進一步指出,俄羅斯也將社群媒體武器化,生成大量AI假影像、訊息,目的是挑起烏克蘭人對政府的不滿,也將宗教武器化,宣傳親俄意識形態等。俄羅斯在烏克蘭散播假訊息,目的是利用戰爭時期的社會脆弱性,透過恐懼、不信任使內部分裂,而中國對台灣的論調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論調類似,中俄都使用類似的威權策略,利用弱點來分裂社會,削弱韌性。
吳銘軒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提到,雖然很多人說「台灣不是烏克蘭」,而烏克蘭的情境與台灣確實也不相同,但是中國所使用的手段,以及為了戰爭所做的準備,其實和俄羅斯是一樣的,而台灣與烏克蘭在完備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目標也是相同,因此舉辦工作坊讓台灣關注民防、混合戰與認知戰領域的單位,有機會與烏克蘭交流。
林秉宥表示,此次烏克蘭來台的專家代表,多有第一線工作經驗,當戰爭進行時,政府力量有限,但民力無限,烏克蘭的實務經驗值得台灣各界參考,而當中國吸取俄羅斯在戰場上的經驗精進時,台灣也需要吸收烏克蘭的經驗,增進自己的防衛能力。
台灣民主實驗室今天與明天在台北舉行「烏克蘭x台灣:混合戰與民主韌性策略工作坊」,邀請烏克蘭非政府組織(NGO)代表、退役軍方官員等專家代表來台分享烏克蘭面對混合戰、資訊戰、不對稱作戰,以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等層面的經驗。
主辦單位表示,多個台灣公民團體、民防團隊、智庫,以及政府機構和外國駐台機構皆有代表出席與會,新北市議員林秉宥上午亦出席旁聽。
台灣民主實驗室執行長吳銘軒致詞表示,自從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台灣民主實驗室相信,台灣可以從烏克蘭的夥伴學到很多東西,實驗室也投入大量資源研究中國如何學習俄羅斯的敘事手段,傳播到台灣以及中國境內,而烏克蘭獨立反貪腐委員會(NAKO)2月曾訪台,也盼與台灣相關領域的代表有更深入的交流,因此有了這次的工作坊。
烏克蘭獨立反貪腐委員會資深研究員Viktoriia Vyshnivska上午以「俄中對民主國家的認知作戰」進行講座,指出俄羅斯擅長將生活中的各領域武器化(weaponized),從貿易、能源、文化、歷史、教育等層面,例如將烏克蘭文化捏造為俄羅斯文化的一部分,假訊息宣傳烏克蘭迫害俄語等,目的是讓世界相信烏克蘭語不存在,以及烏克蘭不是國家。
Viktoriia Vyshnivska進一步指出,俄羅斯也將社群媒體武器化,生成大量AI假影像、訊息,目的是挑起烏克蘭人對政府的不滿,也將宗教武器化,宣傳親俄意識形態等。俄羅斯在烏克蘭散播假訊息,目的是利用戰爭時期的社會脆弱性,透過恐懼、不信任使內部分裂,而中國對台灣的論調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論調類似,中俄都使用類似的威權策略,利用弱點來分裂社會,削弱韌性。
吳銘軒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提到,雖然很多人說「台灣不是烏克蘭」,而烏克蘭的情境與台灣確實也不相同,但是中國所使用的手段,以及為了戰爭所做的準備,其實和俄羅斯是一樣的,而台灣與烏克蘭在完備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目標也是相同,因此舉辦工作坊讓台灣關注民防、混合戰與認知戰領域的單位,有機會與烏克蘭交流。
林秉宥表示,此次烏克蘭來台的專家代表,多有第一線工作經驗,當戰爭進行時,政府力量有限,但民力無限,烏克蘭的實務經驗值得台灣各界參考,而當中國吸取俄羅斯在戰場上的經驗精進時,台灣也需要吸收烏克蘭的經驗,增進自己的防衛能力。
- 記者: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18日電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