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5人因B肝導致肝癌死亡!「這年紀」終身免費篩檢:及早揪出肝硬化

台灣成年人每年有約7,000多人死於肝癌,約5,000多人死於肝硬化,定期肝病篩檢是預防肝病的最佳方法。醫師指出,B型肝炎在所有肝炎中帶原人數最多,目前推估約有200萬人,早期B型肝炎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呼籲民眾若為帶原者或是高風險族群,應穩定追蹤與及時治療。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楊宏志表示,B型肝炎是造成肝癌的最大主因,其中約有70%的肝癌患者有B肝病史,另約20%與C型肝炎相關;每年有超過5,000人死於B肝相關的肝癌,換算平均每天約有15人因B肝導致肝癌而失去生命。



190萬人B肝帶原未打疫苗

楊宏志說明,在台灣1986年以前出生的族群,屬於B肝疫苗政策實施前的「疫苗斷層世代」,有超過90%曾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其中12~15%、約190萬人成為未打疫苗的B肝帶原者。需特別注意的是,在這之中仍有多達30~40萬人毫無症狀、也不知道自己是帶原者,因此定期肝病篩檢相當重要。

楊宏志進一步指出,對於B肝帶原者來說,若缺乏適當的治療與追蹤,約有40%會進展為慢性B型肝炎,使肝臟出現發炎、纖維化甚至壞死;其中約15~20%進一步發展成肝硬化,而每年仍有3~5%的肝硬化患者可能演變為肝癌,顯示持續監測與治療的重要性。



39歲以上終身免費1次篩檢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表示,因B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體液以及母嬰垂直傳播等途徑傳染,因此除了上述未施打疫苗世代外,其他高風險族群也需要主動進行篩檢。

楊培銘說,為預防肝炎進一步進展為肝硬化、肝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2025年8月1日起,推動擴大肝炎篩檢年齡政策,提供1986年以前出生至79歲的民眾,有終身1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機會 ,藉由早篩早治,達到病毒穩定抑制,降低肝癌風險。



有肝硬化應每3個月定期追蹤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余明隆表示,台灣約6成肝癌是由B型肝炎引起,僅20~30%B肝帶原者穩定追蹤與治療,B型肝炎一旦感染且變成慢性帶原,體內病毒便無法完全根除,因此帶原者必須持續規律追蹤。

余明隆說:「若已出現肝硬化,應每3個月定期檢查;尚未有肝硬化者,則應至少每6個月追蹤一次,切勿因為血中B肝表面抗原轉變成陰性,就停止追蹤。」若能達到B肝細胞表面抗原清除的目標及達到「功能性治癒」的目標,未來罹患肝細胞癌的風險將明顯下降,更能提升身體免疫力、減少肝炎復發率。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