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演唱會原價轉讓有鬼? 7嫌海撈200萬全栽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昭濱/台北報導
近年來「網路購物詐騙」件數居高不下,根據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顯示,2025年前5名詐騙手法中,「網路購物詐騙」件數常高居第一或第二,詐騙集團利用人性弱點,在拍賣網站或知名社群社團推出限量或低於市價的商品,等買家下訂匯款後就人間蒸發失去聯絡,被害人才驚覺受騙報警處理。
刑事局九大隊彙整多筆假網拍詐欺案件後開始全面掃蕩,結合全國各地警力,日前分別在基隆市、新北市、台中、台南及高雄等地,陸續偵破6起網拍詐欺案件,查獲犯嫌7人,查並扣作案用手機、平板電腦、存摺及提款卡等贓證物,統計被害人數105人、財損金額逾新臺幣200萬元。
警方發現,其中林姓、郭姓嫌犯皆鎖定急於搶票的粉絲進行私訊交易,用假帳號於FB社團刊登出售「國內知名歌手」、「韓國偶像團體」等演唱會門票,以「現場票」、「原價轉讓」、「數量有限」等名義,要求提前匯款、轉帳以保留票券。

等到被害人匯款後,便以「票務問題」、「物流延遲」等拖延,最終封鎖帳號、犯嫌瞬間銷聲匿跡,警方調查共有16人遭騙,財損約30萬餘元。
此外,彭嫌、張嫌則分別於FB社團刊登出售「二手蘋果手機」、「Labubu公仔」等貼文,以「低於市價」、「立即出貨」等說詞誘使被害人卸下心房,並透過不知情友人所提供或租借來的金融帳戶作為收款帳戶,企圖以層層轉匯方式製造金流斷點,規避查緝,有多達74人受害,不法所得約150萬元。

刑事局提醒,民眾進行網路交易時應慎選有保障的第三方支付機制,切勿輕信陌生連結或「低價出清」、「立即出貨」等說詞,若要在社群平臺與陌生網友交易,建議以面交方式、切勿先行匯款,以免受騙,如遇疑似詐諞情形,可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求證,避免財物損失。
照片來源:翻攝畫面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王 昭濱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