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親中路線 網路輿情買單嗎?
新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以超過5成得票率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她的兩岸路線備受外界矚目,例如她曾公開表示,要讓全部的台灣人都能自豪、自信的說「我是中國人」,而近期出席白色恐怖追思秋祭,又被質疑追思對象包括共諜吳石,再掀輿論攻防。民進黨質疑,最大在野黨竟配合中共統戰滲透,嚴重混淆國家認同,並呼籲國民黨政治人物應嚴正看待國家認同問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則說,吳石是共諜,並非政治受難者,相信鄭麗文也有聽到國民黨內部很多聲音。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觀測發現,統計10月20日至11月9日之間鄭麗文的網路聲量,當中與鄭麗文「我是中國人」相關言論有關的聲量占比達16%、則數超過14.6萬則,顯示此議題在網路上已擴散,而且熱門話題中的留言多抱持不贊同的看法。舉例來說,相關熱門話題為有網路媒體刊出鄭麗文專訪影片,鄭麗文表示「台灣」與「中國」在文化及地理上都不應該是對立的,引發網友批評「藍白最愛的中國」、「民主國家跟共產國家,永遠不可能一樣」等語;或如有媒體報導僅24.5%民眾認同鄭麗文「未來要全數台灣人都自豪地說我是中國人」主張,而網友留言指出「要不要考慮直接移民過去啊,待在這做什麼」、「我是台灣人」等語。
進一步觀察相關討論的網路正負聲量與好感度調查結果,總體而言,鄭麗文與中國有關的討論的網路好感度約只有0.43左右,負面聲量遠超正面聲量。尤其近期中國電影「沉默的榮耀」上映後,許多中配、海外中國人到台北市萬華區的馬場町獻花追思共諜吳石,鄭麗文又在此期間出席統派社團主辦的白色恐怖追思活動,引發網路輿論撻罰,如有網友在相關新聞下留言「那些說是中國人的先停掉健保」、「中國人就要回中國最簡單的論述」、「當初的反共~親共~到最後會被變成投共嗎?」等語;而面對鄭麗文頻拋「我們是中國人」相關言論,網友也不埋單,留言批評「要當中國人,請移民去大陸,慢走不送」等語,反彈聲量相當大。
鄭麗文在黨魁選舉中出線,被視為國民黨內部路線將出線重大轉折,除了象徵國民黨內對改革及世代交替的期盼,令基層黨員士氣倍增,同時在兩岸立場方面,她屢屢強調「中國認同」、主張恢復與中國大陸的制度性對話,但這種論述是否能被多數民意認同?從目前網路輿情走向觀察,恐怕不樂觀,多數民意反而對她「親中」、「紅統」等標籤印象深刻。面對明年即將到來的地方選舉,未來她要如何面對大眾檢驗、爭取多數民眾認同,甚至將其轉化為對未來選戰的助力,仍得持續觀察。
- 記者:品觀點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