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節前夕 憲兵校友呼籲前進南京 祭奠壯烈成仁的蕭山令和6000陣亡憲兵


中華民國憲兵,一直有總統鐵衛隊美譽。
【互傳媒/記者 魏冠中/台北 報導】迎接台灣光復節80周年慶祝前夕,我國有88位憲兵學校校友發起前進南京,祭奠88年前南京保衛戰陣亡先烈的弔念活動。這向南京保衛戰祭奠活動,是緬懷1937年(民國26年12月)血戰南京的中國6000憲兵隨著憲兵副司令蕭山令將軍壯烈成仁的英烈故事,那一次南京保衛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個同盟國的城鎮保衛戰全軍覆沒壯烈史蹟。
中華民國憲兵歷史長達102年,最初是民國12年由國父孫文在廣州大本營創建憲兵,次年12月成立的黃埔軍校正式籌辦憲兵科,1925年的4月開學,憲兵養成教育迄今滿100年。民國25年西安事變發生,憲兵第一團派一連官兵護衛蔣中正,現場侍衛的憲兵幾乎全員犧牲,只有護衛蔣中正登山的憲兵生還三人,從此憲兵奠定了領袖鐵衛隊地位。次年12月,抗日戰爭爆發,淞滬戰役延燒到南京,駐守南京的軍隊包括憲兵第二團、第十團、教導團約6400人,由憲兵副司令蕭山令將軍指揮,蕭山令後來臨危受命擔任南京事長兼首都警察廳長,在12月12日誓死抵抗來犯日軍,最終他和所率的6000餘位憲警一齊壯烈成仁。
為了緬懷88年前蕭山令等6000憲兵殉國護城的壯舉,中華民國憲兵校友協會在光復節前夕發起辦理「12/12日南京保衛戰陣亡先烈將士悼念活動」,這也是臺灣光復80年來,第一次由憲兵學長們自發性的前進南京弔念先烈活動,歡迎我國60年來20萬員曾在憲兵部隊服役的忠貞憲兵共襄盛舉,前進南京悼念英烈。

日本軍閥在南京中央軍校向中國投降,呈交降書,88年前這裡也是蕭山令將軍殉國之處。
- 記者:互傳媒/ 記者 魏冠中
- 更多政治新聞 »
